[发明专利]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8632.7 | 申请日: | 202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魏蓓;黄鹏;季国鹏;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31;G01N21/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萍;罗建民 |
| 地址: | 83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甘***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固体 硅橡胶 透光率 方法 | ||
1.一种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与水混合,配制成预设固体含量的标准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2)以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制成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3)将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进行对照,得到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
4)将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根据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之间的关系,得到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求得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透光率,根据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透光率判断其对应的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标准悬浮液中的预设固体含量为1~2m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具体为:
将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硫化压片得到预设厚度的标准样片,将标准样片放入到比色皿中,以空白比色皿做参比,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所述步骤4)中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具体为:
将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硫化压片得到预设厚度的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片,将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片放入到比色皿中,以空白比色皿做参比,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样片的厚度与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片的厚度相同,标准样片的预设厚度为1~2mm,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片的厚度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样片的宽度与可见光射过比色皿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色皿的底边为正方形,底边边长为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光光度法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采用双波长测量法,双波长分别为460nm、7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为A1,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为A2,A1=A2+C,C为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之间的关系为:
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为Ay,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为Ax,Ay=Ax+C。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采用双波长测量法,双波长分别为460nm、700nm,在波长为700nm时,C为0.015~0.025;在波长为460nm时,C为0.25~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86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