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35544.1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9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金礼超;王栋;谢翱羽;汤挺岳;方念;谢真桢;潘媚媚;王琳;周晨语;沈弋戈;陈瀚晓;朱健;王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3 | 分类号: | B60L53/63;B60L58/12;G06Q10/04;G06Q10/0631;G06Q50/06;H02J7/00;H02J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李美宝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预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域内电网的第一预测负荷,根据第一预测负荷确定第一充电站的可充电负荷;获取第一区域内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将电动汽车划分为第一电动汽车和第二电动汽车;根据第一电动汽车确定第一充电站的第二预测负荷;根据第一充电站的当前充电车辆信息,确定第一充电站的实际负荷;根据第二预测负荷、实际负荷和可充电负荷,确定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在充电站不影响电网负荷的情况下,高效地协调管理多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地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使用清洁能源的优势,近年来保有量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汽车充电桩的普及率也大大提升。电动汽车在通过充电桩接入交流电网时,充电中的电动汽车会对电网产生电能波动,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的随机充电行为可能会加剧电网负荷波动,充电负荷与原有峰值叠加,将形成新的负荷,对配电网带来巨大影响,使电网能量损耗和经济效益恶化。
现有技术中,往往引导大量用户利用晚间低谷进行夜间充电或延迟充电,避开高峰时段,这一方法在近期可有效实现大量充电负荷的转移,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用电高峰时间,充电站的充电功率较低,有些电量较低的需要立刻充电的车辆,在前往最近的充电站时,会遇到充电站的充电功率饱和的情况,而占用充电桩的车辆可能是存在一定电量且能够行驶前往其他充电站充电的车辆,这样会导致一些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量不足,进而对用户出行带来不便,也容易造成交通瘫痪。电动汽车对电网负荷状态并不了解,同时,电网充电控制中心也不了解充电汽车的充电信息,无法做到根据电网实时状态,兼顾客户的充电需求,结合区域电网分时电价机制和控制策略建立具备有序充电智能管理。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在充电站不影响电网负荷的情况下,高效地协调管理多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地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在充电站不影响电网负荷的情况下,高效地协调管理多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地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域内电网的第一预测负荷,根据第一预测负荷确定第一充电站的可充电负荷;获取第一区域内电动汽车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将电动汽车划分为第一电动汽车和第二电动汽车;根据第一电动汽车确定第一充电站的第二预测负荷;根据第一充电站的当前充电车辆信息,确定第一充电站的实际负荷;根据第二预测负荷、实际负荷和可充电负荷,确定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其中,第一充电站为第一区域内的唯一充电站,且第一充电站与第一区域的电网连接;第一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大于第二电动汽车;当前充电车辆为正在第一充电站充电的车辆;待充电车辆为即将前往第一充电站充电的车辆。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方法综合考虑第二预测负荷、实际负荷和可充电负荷,确定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在不影响第一区域的电网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前制定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方案,将有限的电力资源尽量先提供给急需充电的电动车辆,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部分电动车辆电量用尽造成交通瘫痪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