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3959.5 | 申请日: | 202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华;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小板 聚集 功能 检测 试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包括纤维蛋白激活剂和ADP试剂,纤维蛋白激活剂采用新型的高纯度猪真皮胶原蛋白多肽组分Prionex,与甘氨酸联合使用显著提高纤维蛋白激活剂的稳定性,采用血小板抑制剂替罗非班,与PEG6000联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灵敏度;ADP试剂采用壳聚糖,提高了活性和稳定性,能够广泛应用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临床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为圆盘型,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功能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是体内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亦是血栓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因此,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不仅可对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评估,还可以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评估,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性。
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ADP途径。ADP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一方面,ADP与血小板膜受体P2Y1受体结合后,与Gq蛋白耦联激活磷酯酶C,使Ca2+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激活了蛋白激酶C,引起血小板变形和聚集;另一方面,ADP与血小板P2Y12膜受体结合,与Gi蛋白耦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的活化,降低了血小板中cAMP的水平,诱发血小板的聚集。血栓弹力图检测(thromboelastography,TEG)以全血作为检测样本,能够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并能进行连续监测,准确的描述患者的凝血概况,从而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并分析形成原因。
氯吡格雷是一种常见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其作用原理是氯吡格雷能够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形成活性物质,不可逆地与血小P2Y12膜受体结合,阻断ADP对腺苷酸环化酶AC的抑制作用,促进舒血管物质磷酸蛋白VASP的磷酸化,抑制GPIIb/Ⅲa膜受体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然而,不同个体的血小板对氯吡格雷反应存在变异,约5%-10%的患者用药后仍发生血栓形成,约4%-30%的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精准高效的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
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检测结果多假阳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厂家采取的方案都是向检测试剂中加入糖类或聚合物类冻干保护剂。此外,为了避免由于外界因素导致血小板激活的现象,有的厂家在纤维蛋白激活剂中加入了血小板抑制剂,但是并未充分考虑诊断试剂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反应性,因此,目前市场上仍需开发一种稳定性好、测值准确度高、灵敏性好的ADP激活途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纤维蛋白激活剂和ADP试剂稳定性好、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灵敏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及其在血栓弹力仪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包括纤维蛋白激活剂和ADP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3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