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1504.X | 申请日: | 202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红;董洪荣;陈浩;吴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王天马 |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控制 基色 梯度 改善 印刷 油墨 配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制作初始基色油墨系列梯尺;步骤(2)、获得基色油墨系列梯尺展色样张的反射率系数;步骤(3)、选取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步骤(4)、计算基色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步骤(5)、配方计算。本发明在配方模型中增加对基色油墨与冲淡剂混合展色样张反射率系数的控制,选取此系列中所有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改善基色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精确度,以改善预测目标光谱与目标光谱差异性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油墨自动配色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配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
背景技术
在Kubelka-Munk理论(K-M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计算机配色方法,其中配色模型基本原理是:利用基色油墨与冲淡剂混合获得一些列基色油墨梯尺,并利用基色油墨梯尺的反射率系数计算出基色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即K/S),再在获得目标油墨反射率系数的基础上计算目标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最后由目标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与基色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计算出目标油墨的基色油墨的配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新批次基色油墨与上一批次基色存在(光谱或颜色)差异,针对此新批次基色配原目标油墨,需重新录入此新批次基色油墨的一些列基色油墨梯尺的反射率系数,但在重新录入后,用以获得配方时,有时会出现配方精度不高的现象;由此,上述计算机配色方法被应用或被制作成配色软件,在使用时会出现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控制基色梯度改善印刷油墨配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制作初始基色油墨系列梯尺
选取一种基色油墨,将基色油墨与冲淡剂以配比ci:(1-ci),i=1,2,…,n混合,n为基色油墨系列梯尺的数量;ci为基色油墨与冲淡剂混合制成的第i个梯度样张中基色油墨的百分含量,其中,c1为配比组中基色油墨最大百分比;
步骤(2)、获得基色油墨系列梯尺展色样张的反射率系数
依据步骤(1)的配比将混合后的油墨分别展色在纸张上,获得系列梯尺展色样张共n个,测量此系列梯尺展色样张的反射率系数,得n组反射率系数,得到配比为ci:(1-ci)的样张的反射率系数为Ri(λ);
步骤(3)、选取第一组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
c1基色油墨与1-c1冲淡剂的系列梯尺展色样张的反射率系数为第一个组可用于计算黄基色油墨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比,即为第一个组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
步骤(4)、选取其余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选取公式:
其中,count(·)为统计函数,统计此函数中随波长λ变化时的数量;如果R2(λ)符合选取公式中的条件,则获得R2(λ)为第二组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如果R2(λ)不符合选取公式中的条件,则继续判断R3(λ)是否为按此方法依次判断Ri(λ)(i=2,…,n)是否为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直到全部的Rn(λ)被判断是否为为最后一个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其中,m为可用于计算基色油墨吸收和散射系数比的反射率系数的组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1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仿绣花绒面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冰高效致裂岩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