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脆弱区的大型弃渣场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9717.0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光;吕政;陈强;游金虎;周毅;郭江;母永奇;杨涛;蒋佳运;杨聚会;于京波;雷永强;汪东京;李保峰;许正选;袁新强;康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0;E02D3/02;A01B79/02;A01C7/0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明珠湾起步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脆弱 大型 弃渣场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脆弱区的大型弃渣场建造方法,包括挡护工程施工、弃渣场分区规划、表土分区剥离与存放、弃渣施工和动态复垦生态恢复。本发明采取动态清表、加强工程措施、动态恢复的方法,不仅加快施工进度,还降低扬尘和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加工程措施加强弃渣场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大型弃渣场环水保要求与施工质量控制兼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弃渣场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脆弱区的大型弃渣场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渣,为了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需要建造弃渣场用来处理隧道施工中产生的弃渣。
目前隧道工程建设常用的传统弃渣场建造方法:一种是采用弃渣修建较低的挡墙,在弃渣场内部区域弃渣,后期采用弃渣加高挡墙,挡墙的加高随着开挖弃渣量逐渐实施,采用边加高挡墙,边向弃渣场内部区域弃渣,弃渣全部完毕后,再进行生态恢复。另一种是根据地形高差条件,将弃渣场分割成若干块,相当于独立的若干个小弃渣场,每个区块单独修建挡渣墙;弃渣前,先对首期渣场开展排水、挡护施工,再在首期弃渣场内进行弃渣作业、生态恢复,首期弃渣场完成,然后再开展后续各块渣场建造,最后各区块弃渣单独存在,形成各自独立体。
对于高原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高,对于大型弃渣场采用传统建造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高原环境脆弱区,生态植被脆弱,大型弃渣场占地面积大,表土一次性全部剥离后占用存放场地时间长,同时弃渣场内表土一次性剥离后,易产生扬尘,易造成环境污染。
2.弃渣场分成独立区块,挡护工程分期施工,需多次临时占用弃渣场周边草地或林地,将对当地生态环境多次进行扰动,不利于生态区环境保护。
3.挡护工程需多次投入资源组织施工,将导致工程施工成本增加。
4.大型弃渣场分成多个独立区块,最后渣体顶面未形成整体,渣顶面积小,不利于后期渣场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原脆弱区的大型弃渣场建造方法,该方法可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扬尘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脆弱区的大型弃渣场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挡护工程施工:在弃渣场周围渣堆坡脚处设置一道挡渣墙,对于挡渣墙基础存在较厚淤泥质土的段落,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基础采用三七灰土或片石混凝土换填,同时挡渣墙的排水盲管的内侧端头反包裹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的外侧再包覆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被污染,影响其渗水功能,拆模后将塑料薄膜拆除,露出土工布起到过滤作用;对于靠近河沟有流水冲刷段落的挡渣墙设置导流墙;以上挡护工程在弃渣前一次性全部施工完成;
(2)弃渣场分区规划:弃渣前先将大型弃渣场进行分区规划,划定N个区域,确定各区域计划弃渣方量和时间段;弃渣时根据弃渣分区规划图按照计划进行分区弃渣,弃渣前确保表土已完成剥离,暂未弃渣区域保留原地表草皮,已剥离暂未弃渣区域应采取覆盖措施,避免扬尘;
(3)表土分区剥离与存放:大型弃渣场表土剥离前根据分区规划对应的N个剥离区,弃渣前,先开展第1规划区域表土剥离,其他区域表土暂不剥离,保留原始地貌、生态植被不被破坏;第1区域表土剥离后存放在第N个区域内,待第1个区域弃渣完成后,再进行第2个区域表土剥离,第2个区域剥离的表土一部分转运至第1个区域进行弃渣体复垦生态恢复,剩余的部分存放在第N个区域,以后区域依次类推;最后第N个区域弃渣前,将该区域内存放的表土及剥离的表土转运至第(N-1)个区域内,该区域弃渣完成后,再将第(N-1)区域存放的表土进行复垦生态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9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