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索台车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15819.5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刘建亮;张海涛;邹海炎;刘君泉;张延辉;雷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D20/0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岑海梅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车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台车及其使用方法,该锚索台车包括:底盘,用于在隧道内行走;车架,安装于底盘上;钻孔设备,安装于车架,用于在隧道内进行钻孔施工;锚索安装设备,包括送索装置、辅助吊篮和第一工作臂,第一工作臂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辅助吊篮连接,送索装置安装于辅助吊篮上,送索装置用于推送锚索,辅助吊篮用于辅助工人进行锚索安装施工,第一工作臂能够带动送索装置和辅助吊篮移动至钻孔位置;动力设备,设置在车架上,为底盘、钻孔设备以及锚索安装设备提供动力。该锚索台车能够在空间有限的隧道内进行锚索钻孔施工,并集钻孔、送索、辅助安装及张拉等功能于一体,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锚索钻孔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索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索台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锚索作为一种主动支护手段,主要用于构筑物的加固,主要应用于基坑、桥梁、煤矿、边坡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急难险重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传统的锚固手段无法满足复杂围岩支护要求,故需结合基坑、边坡等领域的成功的加固方法及经验,解决隧道领域的支护问题。
现有的锚索施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根锚索,一种是成束锚索。其结构整体来说分为锚固段和自由端,锚固段锚入到岩层中,自由端裸漏在岩层中,通过张拉来提供预应力,从而起到锚固的作用。现有的单根锚索主要应用在煤矿支护领域,采用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施工工艺为:钻孔、清孔、锚固剂输送、锚索搅拌、垫板/锚具安装、张拉。煤矿施工中,因巷道断面尺寸较小,故锚固剂输送、锚索搅拌器更换、锚具安装及张拉等,采用人工施工。成束锚索主要应用于边坡、基坑等支护领域,施工工艺为钻孔、清孔、锚索输送、注浆、垫板/锚具制作与安装、张拉。成束锚索一般长度≥15m,重量≥150kg,现有的成束锚索施工方式为人工施工,人工送索时需15人左右同时输送,劳动量较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1)现有隧道内的锚索施工均采用单根锚索施工,且现场采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锚索施工效率低。(2)现有的锚索施工设备专为边坡成束锚索施工而设计,它的工况为垂直于坡面,且无空间限制,因此结构尺寸较大。而隧道空间有限,且锚索施工需考虑环形施工,工况较为复杂。因此现有的锚索施工设备无法满足隧道内的锚索施工。(3)现有的锚索施工设备仅具备钻孔功能,不具备锚索输送和辅助安装功能。(4)现有的锚索施工设备无法实现大孔径、大孔深的钻进。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在隧道内使用,且具备钻孔、锚索输送和辅助安装功能的锚索台车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锚索台车及其使用方法,其解决了现在锚索施工设备功能较少,且无法在空间有限的隧道内使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锚索台车,包括:底盘,用于在隧道内行走;
车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
钻孔设备,安装于所述车架,用于在隧道内进行钻孔施工;
锚索安装设备,包括送索装置、辅助吊篮和第一工作臂,所述第一工作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和所述辅助吊篮连接,所述送索装置安装于所述辅助吊篮上,所述送索装置用于推送锚索,所述辅助吊篮用于辅助工人进行锚索安装施工,所述第一工作臂能够带动所述送索装置和所述辅助吊篮移动至钻孔位置;
动力设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为所述底盘、所述钻孔设备以及所述锚索安装设备提供动力。
可选地,所述锚索安装设备还包括:
调平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臂靠近所述辅助吊篮的一端,能够将所述辅助吊篮调至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5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路板和工作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