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10257.5 | 申请日: | 2022-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9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凌;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B3/00;H02G5/00;H02G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王桐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母线 | ||
1.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包括铜排组(1)、断路器(2)和主母排(3),所述铜排组(1)为三拼铜排组,电流经过铜排组(1)后,分别流向断路器(2)和主母排(3),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组(1)包括桥接铜排(11)、转接铜排(12)、直连铜排以及紧固螺栓(5),所述直连铜排用于将电流直接连入断路器(2)或主母排(3),所述直连铜排包括第一直连铜排(13)、第二直连铜排(14)和第三直连铜排(15),至少一个直连铜排将电流直接连入断路器(2)或主母排(3),所述桥接铜排(11)连接于断路器(2)和主母排(3)之间,所述转接铜排(12)的一端与断路器(2)或主母排(3)连接,转接铜排(12)的另一端固定在紧固螺栓(5)处,在紧固螺栓(5)的压迫下,使得转接铜排(12)与桥接铜排(11)或直连铜排之间形成搭接面;
位于转接铜排(12)上搭接面处的端部,一侧设置凸起部(16),另一侧设置有凹陷部(17),所述凸起部(16)与凹陷部(17)相适配,与转接铜排(12)搭接面所处端部接触的桥接铜排(11)或直连铜排的端面上对应设置有凸起部(16)或凹陷部(17),所述桥接铜排(11)、转接铜排(12)以及直连铜排中凹陷部(17)所在的端面设置有锡层(18),铜排组(1)拼装过程中,先将锡层(18)熔化后再凝固,有效的减少了铜排之间的空隙,提高了电流的通过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组(1)的拼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图纸要求,将标准铜排剪切、折弯成所需的桥接铜排(11)、转接铜排(12)和直连铜排;
步骤2、在桥接铜排(11)、转接铜排(12)或直连铜排上对应的位置开设用于插设紧固螺栓(5)的通孔,并在预设凹陷部(17)的区域贴附锡层(18),对铜排进行冲压,在对应的铜排上形成凸起部(16)以及凹陷部(17);
步骤3、利用紧固螺栓(5)将桥接铜排(11)、转接铜排(12)以及直连铜排进行初步固定;
步骤4、利用定型装置,将锡层(18)熔化,减小转接铜排(12)与桥接铜排(11)或直连铜排之间的间隙,并进一步旋紧紧固螺栓(5),完成拼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装置包括保温壳体(21)、电热丝(32)、柱状扳手(26)以及用于对铜排组(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块(23)以及托架(35),所述压块(23)设置在托架(35)的正上方,压块(23)上设置有供紧固螺栓(5)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托架(35)的横板上设置有供紧固螺栓(5)穿过的第二通槽,所述柱状扳手(26)的上端位于第二通槽的内部并与紧固螺栓(5)相配合,所述保温壳体(21)的外侧设置有供柱状扳手(26)转动的伺服电机(27),所述保温壳体(21)的上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21)的上端安装有液压油缸(22),所述液压油缸(22)的输出端延伸至保温壳体(21)的内部并与压块(23)相连接,所述保温壳体(21)的侧壁上安装有相互对应的鹅颈管(31),所述鹅颈管(31)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对铜排组(1)端部进行固定的铜排套(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32)为可调电阻的电热丝,保温壳体(2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电热丝(32)电压进行监测的电压表(34),所述铜排套(30)上连接有导线,通过导线使得铜排组(1)与电热丝(32)形成串联电路,所述液压油缸(22)与压块(2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块(24),所述柱状扳手(26)的中部设置有绝缘杆(25),所述鹅颈管(31)与保温壳体(21)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块(2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双通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5)的竖杆上设置有限位板(28),所述柱状扳手(26)穿过限位板(28)并与限位板(28)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02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