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0962.7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高茜;张建荣;尹华群;米其利;赵蔚;张建铎;谷亚冰;杨文武;李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隋勤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白粉病 病原菌 广谱 分子 标记 及其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分子标记包括OG2127,OG2127的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为Og2127F,其核苷酸序列为:5’‑ATY GKT GGM CCK TWY GC‑3’,下游引物为Og2127R,其核苷酸序列为:5’‑CTT TCR CCR CCR TCA AT‑3’。本申请的白粉菌的分子标记基因,该分子标记在锤舌菌纲下对白粉菌目的标记效率达100%;通过本发明分子标记引物检测白粉病原菌,检测结果全面、准确;只需要检测PCR产物的特征条带,就可判断作物栽培环境中是否存在白粉菌,有利于及时采取作物白粉病防控的管理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导致的典型土传病害,在许多重要作物普遍发生,在农业生产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白粉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具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和强传染性,可通过气流传播,经由植株叶片气孔侵入感染;病原菌同时具有较强的环境抗逆性,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无法将其在作物栽培环境中彻底灭杀,做好病害流行预测仍是白粉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白粉病的传统监测方法主要通过对叶部枯斑判断,该方法高度依赖主观性和经验性的评估,且监测结果与病害实际流行期存在较高滞后性,尤其是作物感染轻微时,从而错过病害防控的最佳时期。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在作物感染初期、症状出现前,以及栽培环境中检测白粉病病原菌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的技术已成功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虽然PCR和RT-PCR在特异性和灵敏度具有较突出的优势,目前,PCR和RT-PCR已在烟草作物黑胫病、根腐病等病原菌检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这主要取决于发病作物病原菌基因组标记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然而,白粉病病原菌种群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可侵染宿主范围广的特点,基于单一病原菌基因组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全面。
比较基因组学基于大量基因组及其基因进行比较分析、构建系统发育图谱,可揭示相近物种的同源基因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其分子进化机制。通过对公共数据库大量的白粉病病原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或泛基因组分析挖掘白粉病病原菌标记基因,是确定检测白粉病病原菌广谱性分子标记及设计其特异性引物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其可实现栽培环境和作物感染初期的病原菌检测,对病害防控带来了巨大改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包括OG2127,所述OG2127的引物包括上游引物Og2127F和下游引物Og2127R,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的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Og2127F,其核苷酸序列为:5’-ATY GKT GGM CCK TWY GC-3’,
下游引物Og2127R,其核苷酸序列为:5’-CTT TCR CCR CCR TCA AT-3’。
一种农作物白粉病病原菌的广谱性分子标记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测植物叶部组织的微生物DNA;
(2)以上述提取微生物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的引物Og2127F和Og2127R进行PCR扩增;
(3)利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PCR扩增产物;若得到112bp的特征条带,说明植物叶部组织的微生物检测到白粉病病原菌,若无,说明植物叶部组织的微生物未检测到白粉病病原菌。
优选地,步骤(3)中,反应体系共10uL,10uL PCR反应体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0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液流电池双极板流道
- 下一篇:一种扰流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