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6476.2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贾贺;买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45001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叉 神经痛 模型 构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包括筛选麻醉模块、手术构建模块和造模验证模块,所述筛选麻醉模块对目标动物筛选并进行全身麻醉,所述手术构建模块处理全身麻醉的目标动物构建三叉神经痛模型,所述造模验证模块通过建立术后验证模型对目标动物的三叉神经痛模型构建验证,本发明中,对未能成功建立的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尽早验证判断,提高对因建模手术预后不当而构建失败的三叉神经痛模型的验证率,对已经分类为暂定组的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进行二次验证,增加对受到预后影响但构建成功的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识别率,减少在后续对三叉神经痛模型进行研究的过程初始异常变量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叉神经痛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以疫愈的疾病,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因其治疗困难、疼痛难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多构建三叉神经痛模型用于研究。
当前多选用眶下神经缩窄术构建三叉神经痛模型,选取合适的大鼠进行全身麻醉后,在左侧触须垫区触及大鼠鼻骨及眶下颧弓结合处做切口,分离眶下神经并结扎,最后缝合创口实现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一般于术后验证周期内对大鼠术侧触须垫区域进行机械痛阈测定验证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构建是否成功,而大鼠的建模手术预后极大影响了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成功,在术后验证过程中无法确定手术预后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建立后的影响,建模手术预后受到影响与未受到影响的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混杂,在后续对三叉神经痛模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增加初始异常变量的产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包括筛选麻醉模块、手术构建模块和造模验证模块,所述筛选麻醉模块对目标动物筛选并进行全身麻醉,所述手术构建模块处理全身麻醉的目标动物构建三叉神经痛模型,所述造模验证模块通过建立术后验证模型对目标动物的三叉神经痛模型构建验证,所述造模验证模块的验证步骤为:
步骤一:特征数据获取以及数据库建立
对未进行手术建模的目标动物进行机械痛阈值的测定,获取机械痛阈值的标准阈值数据pi,而后测定目标动物建模术后的预后天数ti目标动物的机械痛阈值,获取机械痛阈值的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将单一目标动物的预后天数ti与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连续对应并建立特征数据库;
步骤二:特征数据的处理
根据步骤一建立的特征数据库,获取预后天数ti时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的集合Si,计算预后天数ti时机械痛阈值的平均阈值特征数据Ki,将平均阈值特征数据Ki与集合Si内的最大阈值特征数据kmax与最小阈值特征数据kmin进行比对,获取波动常数ai,选取i≥2的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的集合Si,将集合Si-1以及Si内同一目标动物的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与该目标动物的未进行手术时的阈值数据K0相对应,获取预后天数ti时实际阈值特征数据ki的变化比例集合ρ,计算预后天数ti时机械痛阈值的平均变化比例ρi,将变化比例集合ρ内的变化比例ρmax与最小变化比例ρmin进行比对,获取比例波动常数b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6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