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382989.8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文;陆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02;B32B15/20;B32B33/00;B32B7/12;B32B37/12;B32B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方秀琴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沉积层、碳纤维包覆层(1)和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碳沉积层包覆于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外部,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包裹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紧密结合;所述碳纤维包覆层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碳纤维包覆圈,所述碳纤维包覆圈形成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的四周;
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包括叠层设置的碳纤维层,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包括叠层设置的芯体碳纤维层(21)和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层(22),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层(22)包括经纬交织的连续金属纤维和碳纤维;
所述连续金属纤维在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中单向设置,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中不存在经纬的金属交织点;
所述连续金属纤维的直径为大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的厚度为0.5-2mm,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的厚度为3-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金属纤维包括连续铜纤维、连续铜合金纤维、连续铝纤维、连续镁纤维和连续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包括1K-12K根碳纤维单元,所述碳纤维单元的直径为5-7u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沉积层的厚度为15-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密度为1.60-1.80g/cm3。
6.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连续金属纤维和碳纤维形成经纬交织的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所述连续金属纤维在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中单向设置,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中不存在经纬的金属交织点;
S2:以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表面层,并以所述碳纤维布和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叠层粘合形成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得到初始复合板坯体;所述碳纤维表面层包裹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与所述碳纤维表面层粘合;
S3:对所述初始复合板坯体进行固化、碳化、循环增密和成型加工处理,得到初始复合材料板;
S4:对所述初始复合材料板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涂层处理,得到所述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
所述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的碳纤维包覆层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碳纤维包覆圈,所述碳纤维包覆圈形成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的四周;
所述连续金属纤维的直径为大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的厚度为0.5-2mm,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的厚度为3-25mm。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所述碳纤维布形成所述碳纤维表面层,并将所述碳纤维布和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上涂布石墨胶溶液并叠层粘合,形成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通过所述石墨胶溶液粘合于所述碳纤维表面层内部,形成所述初始复合板坯体;
在所述S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改性酚醛树脂、石墨粉和乙醇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石墨胶溶液,所述石墨粉的粒径为10-70um。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经固化后的初始复合板坯体中的碳纤维布的重量占比为30%-50%、所述连续金属纤维的重量占比为5%-20%,所述改性酚醛树脂的重量占比为20%-40%,所述石墨粉的重量占比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29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