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75756.5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力;张旭;佟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整体 叶环叶型 坐标 测量方法 | ||
1.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选择陶瓷测针;
S2.新建编程项目;
S3.设定工艺参数;
S4.检查测球轨迹,初次生成扫描路径;
S5.分析干涉原因,将干涉部位调整为双方向扫描策略计算扫描轨迹;
S6.将整体叶环固定于专用工装中进行装夹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叶型测量精度,选择符合要求的五轴联动测量机,根据零件基准特点、首尾被测截面的高度以及叶型叶根转接圆角大小,选择合适的陶瓷测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新建编程项目,将整体叶环图纸模型导入到编程软件,调整电脑上的零件姿态,使其轴向平行于测量机Y向,设定基准孔,位于3点钟方向;根据整体叶环中叶型结构特点,包括被测截面高度要求、叶片间空间、叶根转接圆角大小,选择编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叶片间的空间大小以及叶型截面间进气角度变化范围,设置不同的测量区域数量,使整个叶型测量面积最大,从而保证测得更多的截面;根据被测首尾截面距离内外流道的大小,选择合适长度的滑扫测杆,初次设置扫描速度、避让距离、安全距离以及测针倾角等工艺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步骤S3初次设置生成扫描路径,对叶盆、叶背采用横向扫描策略、对进排气边缘采用纵向扫描策略;在软件中检查测球轨迹是否涵盖叶型首尾被测截面,如未涵盖,则调整叶根、叶尖的避让距离,重新生成扫描轨迹,直到完全涵盖首尾被测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计算扫描轨迹,如果轨迹中都是黑色实心球,则代表没有轨迹干涉,按照步骤S4的扫描路径执行;如果轨迹中有黑色空心球部分,则代表此处有轨迹干涉;分析干涉原因有二:一是对于进排气边缘,通常单方向扫描会在结尾处、测杆与流道端面干涉;二是对于叶盆叶背,通常在扫描到中间部分,测杆会与相邻的叶片干涉碰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步骤5分析的原因,对干涉部位调整扫描策略:对进排气边缘采用分段双方向扫描;现将边缘分为两段,然后改变其扫描方向,同时调整避让距离、安全距离以及测针倾角,直到轨迹仿真通过;同样对叶盆、叶背采用双方向扫描策略,同时调整避让距离、安全距离以及测针倾角,直到生成不干涉轨迹,再进行程序运行模拟仿真,检查无误后输出测量程序语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将整体叶环固定于专用工装中,联机运行测量坐标系建立程序,导入上述步骤5中生成的整体叶环型面程序,根据测量结果质量,重复步骤3、步骤4、步骤5,直到无边缘震动出现锯齿状态的情况产生,保存测量程序,并重新测量叶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工装,包括底板、立板、V型自定心结构、锁紧结构;所述V型自定心结构,包括V型板、沉槽螺纹孔;所述锁紧结构,包含锁紧压板、滑槽、弹簧、螺纹孔、调节支撑杆;底板与立板两两垂直,并采用螺栓连接;V型板与立板采用螺栓连接,且V型板装夹面与立板斜面保持平行;锁紧压板与立板采用带弹簧的螺杆连接,调节支撑杆与立板采用螺杆连接,并且调节支撑杆端与锁紧压板滑槽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闭式整体叶环叶型坐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整体叶环外缘板凹槽环面与夹具V型板接触,使零件转动时自动定心,调整锁紧压板的位置,使其与整体叶环内缘板端面压紧,并且使整体叶环的三个基准特征,包括平面、圆柱以及孔不与夹具接触,便于采集测量基准特征点,调整整体叶环基准孔的位置,使其处于三点钟方向,与步骤S2中仿真环境中的位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57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