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锁式预应力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5668.5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雷;李锐军;周媛媛;王帅军;郑星;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48;E02D5/52;E02D5/72;E02D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锁式 预应力 异形 预制 混凝土 实心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锁式预应力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工法,具体涉及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桩选用原则;1、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烈度,上部结构特点,荷载大小、性质以及沉桩设备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选用相应的桩型,如设计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桩身配筋。本发明螺锁式接头承载力大于桩身,且受力时初始刚度大,接头无间隙,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对接,对接效率更快,精确性更好,打桩起来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偏移,综上打桩起来稳定性更好,对接效率更高,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螺锁式预应力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螺锁式预应力混凝土桩采用先张法生产工艺,可分为异型实心方桩、异型管桩、普通实心方桩三种,异形实心方桩的桩身为方形或纵向变截面方形,桩与桩采用螺锁式接头连接而成,T-HFZ型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耐打性好,防腐性能高,抗压、抗拔力强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624564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仅施工周期短、施工场地要求小,可有效解决钢管桩易腐蚀、难维护的问题,而且安装稳定性好,并有利于杆塔安装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包括实心混凝土柱桩及位于实心混凝土柱桩下方的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呈管状,混凝土管桩的上端与实心混凝土柱桩的下端相连接,混凝土管桩的下端开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吊起并放置到地表的指定位置;接着,采用打桩机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逐渐敲打入土层内。
但是在上述该施工方法采用打桩机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逐渐敲打入土层内,混凝土管桩的上端与实心混凝土柱桩的下端相连接,混凝土管桩的下端开口,并且连接处不仅存在缝隙,而且对接时无法形成多点位快速定位安装,这样连接件无法实现零间隙自锁,接头易于存在缝隙,上下桩连接后强度较低,安全隐患极大,也易于导致效率较低,对接起来较为缓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螺锁式预应力异形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桩选用原则;
1、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烈度,上部结构特点,荷载大小、性质以及沉桩设备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选用相应的桩型,如设计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桩身配筋。
2、对大型、重要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设计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检验设计、施工参数、处理效果及适用性。
3、当地下水或地基土对混凝土有中、强腐蚀作用时,应选用AB型、B型或C型的桩,桩身防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4、抗拔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基,所选桩型的各项力学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对于由多节桩拼接的单根桩,可根据桩所承受的竖向力及水平力大小,采用上面一节桩的承载力高于桩头的配桩设计。
5、当穿越较厚的软土层或可液化土层时,应考虑桩身的稳定性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
6、应考虑深基坑开挖中,坑底土回弹隆起对桩身受力及桩承载力的影响。工程中尽量减少接桩,接桩宜在桩尖穿越硬土层后进行,抗压桩单桩接头不宜超过2个,桩的接头处承载力不应低于桩身的承载力,为减小施工机械设备行走时桩的侧向土压力对接头的影响,最上一节桩桩长不应小于8m。
7、接桩时应注意,承压桩应采用承压连接接头,抗拔桩应采用抗拔连接接头,桩身同时存在抗压和抗拔情况时,应采用抗拔连接接头。
8、受拉螺锁式预应力混凝土方桩与承台连接时,承台连接钢筋应通过螺母与每根预应力钢棒直接连接;
步骤二、运输与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5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OCR验光单识别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