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腊肠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62309.6 | 申请日: | 2022-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晖;刘焕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晖 |
| 主分类号: | A23L13/60 | 分类号: | A23L13/60;A23L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李冲 |
| 地址: | 527100 广东省云浮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腊肠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肠及其制作方法,腊肠包括以下质量的原料,土猪肉45‑55kg、无核蜜饯黄皮3.5‑4.2kg、白砂糖4‑5.5kg、汾酒1.5‑3kg、食用盐精0.8‑1.5kg;其制作方法如下:将肥膘与瘦肉分别进行腌制,将腌制好的肥膘、瘦肉以及无核蜜饯黄皮均匀混合形成馅料;清洗天然猪肠衣,将其末端打结,通过漏斗将混合后的馅料倒入猪肠衣中,达到九成饱满,灌肠完毕后将肠衣另一端打结;将灌好的腊肠每隔40cm用麻绳扎好,再在每段中间用水草或绳扎分为20cm,扎好后用针在每段腊肠上扎孔,再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放在通风处晾晒7天,直至腊肠变硬。本发明制作出来的蜜饯黄皮腊肠改变了传统腊肠营养单一、口味单调的缺点,增加了腊肠的营养性,丰富了腊肠的口味,提高了腊肠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腊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腊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腊肠以猪肉为主,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制作而成,其缺点是肉类制品的营养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工艺制作的腊肠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一种无核蜜饯黄皮腊肠及其制作方法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蜜饯黄皮风味的腊肠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腊肠,包括以下质量的原料,土猪肉45-55kg、无核蜜饯黄皮3.5-4.2kg、白砂糖4-5.5kg、汾酒1.5-3kg、食用盐精0.8-1.5kg。
作为改进,所述土猪肉包括后腿瘦肉30-35kg、肥膘15-20kg。
作为改进,所述后腿瘦肉32.5kg、肥膘17.5kg、无核蜜饯黄皮4kg、白砂糖5kg、汾酒2kg、食用盐精1kg。
作为改进,所述后腿瘦肉35kg、肥膘20kg、无核蜜饯黄皮4.2kg、白砂糖5.5kg、汾酒3kg、食用盐精1.5kg。
作为改进,所述后腿瘦肉30kg、肥膘15kg、无核蜜饯黄皮3.5kg、白砂糖4kg、汾酒1.5kg、食用盐精0.8kg。
一种腊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肥膘切成肉粒放入温水清洗后,拌上汾酒,埋入白砂糖之中,腌制1天后将取出;
步骤2、将瘦肉切成肉粒,加入白砂糖、汾酒、食用盐精拌匀后腌制10小时以上;
步骤3、将腌制好的肥膘、瘦肉以及无核蜜饯黄皮均匀混合形成馅料;
步骤4、清洗天然猪肠衣,将其末端打结,通过漏斗将混合后的馅料倒入猪肠衣中,达到九成饱满,灌肠完毕后将肠衣另一端打结;
步骤5、将灌好的腊肠每隔40cm用麻绳扎好,再在每段中间用水草或绳扎分为20cm,扎好后用针在每段腊肠上扎孔;
步骤6、将扎孔完毕后的腊肠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再放在通风处晾晒7天,直至腊肠变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作出来的蜜饯黄皮腊肠改变了传统腊肠营养单一、口味单调的缺点,增加了腊肠的营养性,丰富了腊肠的口味,提高了腊肠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种腊肠及其制作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腊肠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实施例1
(1)选取配料
土猪肉50kg、无核蜜饯黄皮4kg、白砂糖5kg、汾酒2kg、食用盐精1kg,其中土猪肉采用后腿瘦肉32.5kg、肥膘17.5kg。挑选适合的天然猪肠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晖,未经刘洪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2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生态水土保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及编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