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猴痘病毒检测靶标的应用及猴痘病毒检测组合物、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0491.1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冬;李翔;陈海琴;曾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美捷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痘病毒 检测 靶标 应用 组合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猴痘病毒检测靶标的应用及猴痘病毒检测组合物、试剂盒,以猴痘病毒F3L基因中保守性DNA片段上第104‑131位作为检测靶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猴痘病毒检测组合物和试剂盒,适合各种检测样本,不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且荧光信号强,为临床针对猴痘病毒感染的检测提供可靠的诊断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猴痘病毒检测靶标的应用及猴痘病毒检测组合物、试剂盒,属于临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感染猴痘病毒可引发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猴痘病毒不但可以同物种间传播,也可以跨物种传播,如可由动物传给人,也能够人际传播。普遍易感人群和患者中以儿童居多。人际之间的传播方式有1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2皮肤损伤部位或3被污染的物品(如患者皮疹破裂后流出液体沾染的衣物、床单)等方式传播,此外还包括长时间面对面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
猴痘病毒的潜伏期为5~21d,病程一般持续2~5周,轻症患者4~6周就可自行痊愈,但发病严重时可发生虚脱、甚至衰竭而死亡。人感染猴痘病毒后的病死率为0%至11%,其中儿童感染者的病死率最高。猴痘病毒感染时的潜伏期长,易形成隐匿感染,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同时需警惕将猴痘临床症状同其它出疹疾病(如水痘、麻疹、疥疮、梅毒、细菌性皮肤感染和药物皮肤过敏等)相混淆,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因此,建立早期、快速、准确的检测猴痘病毒感染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因具有高准确度、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体外分子诊断领域,如中国专利CN11475271公开了一个基于qPCR检测技术的猴痘体外分子诊断检测方法,但该方法覆盖样本种类偏少,仅检测了全血、囊泡和脓疱三种样本,并未覆盖《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版)》要求采集的其他样本类型(如呼吸道分泌物,血清等),不利于猴痘的早期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选择猴痘病毒序列中高度保守的F3L基因(GenBank:AF380138)DNA片段上第104-131位作为猴痘病毒的检测靶标,公开了该检测靶标的应用,以及利用该检测靶标对猴痘病毒进行检测的组合物和试剂盒。
猴痘病毒F3L基因全长462bp,编码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结合蛋白,利用该靶标设计的引物探针,对猴痘病毒进行检测,不但灵敏度高,而且荧光信号强度较高。中国专利CN115161414A公开了一种猴痘病毒特异性检测靶标及其寡核苷酸和试剂盒,其检测靶标也是选择猴痘病毒F3L基因组种的保守性DNA片段,也公开了检测靶标的碱基序列。但该专利选取的检测靶标虽然能达到检测灵敏度的要求,但荧光强度较弱,会增加假阴性的几率。而本申请选择猴痘病毒F3L基因组上DNA片段第104-131位作为检测靶标,不但灵敏度高,而且荧光强度可以提高2-3倍,大大降低了假阴性的出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猴痘病毒特异性检测靶标在制备猴痘病毒检测试剂上的应用。检测靶标可以为F3L基因上保守性DNA片段中第104-131位核酸序列。该猴痘病毒检测试剂可以用来确定机体是否感染猴痘病毒,还可以用来检测病患感染猴痘病毒的严重程度。该应用包括将来自机体的生物样品与检测试剂接触,所述检测试剂与上述核酸序列、其表达产物、或其表达产物的片段结合,检测所结合检测试剂的量,由此确定该核酸序列在机体内是否表达,存在表达,即诊断为感染猴痘病毒,不表达即诊断为未感染猴痘病毒。在一些实施例方案中,检测试剂为特异性结合检测靶标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检测试剂可以为实时荧光PCR试剂,针对该靶标序列设计探针,同时设计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美捷医疗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美捷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0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