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6550.8 | 申请日: | 202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涛;叶梅;蔡伟龙;周启聪;吴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粒芽(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25 | 分类号: | B29C48/025;B29C48/27;B29C48/285;B29C48/36;B29C48/76;B29C48/80;B29C48/885;B29C48/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察格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29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361118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生物降解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仓(1),所述储料仓(1)的顶部设有加料口(2),所述储料仓(1)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3),所述输料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熔融仓(5),所述输料管(3)设有清洁机构(4),能够将母粒中的灰尘去除,减少灰尘进入熔融仓(5)中,所述输料管(3)与熔融仓(5)之间设有电磁阀;
所述熔融仓(5)设有加热器(6),所述加热器(6)设有加热管(7),加热管(7)设置在熔融仓(5)的内部,加热管(7)与熔融仓(5)内壁连接,所述熔融仓(5)远离加热器(6)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轴延伸至熔融仓(5),且第一电机(8)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上设有搅拌齿(10),所述熔融仓(5)顶部设有泄压机构(11),熔融仓(5)内的温度升高之后,泄压机构(11)能够自动开启,释放内部气体压力;所述熔融仓(5)下方连接有T型料口(12),所述T型料口(12)的出料端设有冷却辊(13),将从T型料口(12)输出的膜体(14)进行冷却,最后进行卷装;所述T型料口(12)的出料端设有检测机构(15),检测机构(15)包括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通过设置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54)带动激光传感探头(158)对膜体(14)进行扫描检测,通过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得到膜体(14)的厚度和均匀度,若膜体(14)出现瑕疵时,数据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停车,进行维修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4)包括管体(41),所述管体(41)对称设置在输料管(3)的两侧,管体(41)连接在输料管(3)的外侧,所述输料管(3)的内侧与管体(41)对应设有进气斗(42),所述管体(41)与进气斗(42)之间设有通气管(43),所述通气管(43)贯穿输料管(3);所述进气斗(42)内设有气囊(44),所述气囊(44)连接有进气管(45),所述进气管(45)另一端连接有风机(46),所述风机(46)与管体(4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管体(41)远离输料管(3)的一端设有排风扇(49);所述气囊连接有排气管(47),排气管(47)另一端延伸至管体(41)的外侧,排气管(47)上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1)内部设有吸尘机构(48),所述吸尘机构(48)靠近排风扇(49)设置,所述吸尘机构(48)为圆形,吸尘机构(48)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部依次设有正极板(481)和负极板(482),所述正极板(481)和负极板(482)之间设有通风道(483),所述通风道(483)间距为0.3-0.5mm;所述正极板(481)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板(482)连接电源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11)包括泄压管(111),泄压管(111)的一端与熔融仓(5)连接,所述泄压管(111)内部靠近熔融仓(5)的一端设有筒体,所述盒体(112),所述盒体(112)的内部设有石蜡层(113),所述石蜡层(113)的内部设有橡胶套(114),所述橡胶套(114)的内部设有移动杆(115),所述移动杆(115)一端延伸至盒体(112)的外部,且移动杆(115)与盒体(112)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泄压管(111)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出气口(117),所述移动杆(115)另一端贯穿出气口(117),且移动杆(115)连接有压紧块(118),所述压紧块(118)能够与出气口(117)密封压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母粒加工生物降解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15)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6),所述第一弹簧(116)的一端与盒体(112)连接,第一弹簧(116)的另一端与移动杆(115)连接;所述压紧块(118)的上方设有固定杆(121),所述固定杆(121)的两端与泄压管(111)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杆(121)靠近压紧块(118)的一端设有压电叠堆(122),压电叠堆(122)连接有交流电源,所述压电叠堆(122)靠近压紧块(118)的一端连接有弹性件(120),弹性件(120)的另一端与压紧块(1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粒芽(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粒芽(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65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