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3576.7 | 申请日: | 202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国;郭猛;孙宏宇;王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轨道 车辆 机构 滑槽 焊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门机构的滑槽组焊工序调整至装配工序,在地板安装完成后执行;步骤S2:滑槽高度方向的定位;以地板上表面为基准,采用两点定位一件滑槽的方式,将标记点设置在焊接位置下方,制作高度标定尺杆来进行高度标记;步骤S3:滑槽在车宽方向的定位;以门口铁外表面为基准,以滑槽在车宽方向的极限位差为另一基准面,通过调整滑槽与极限位置的缝隙调整滑槽的定位公差;步骤S4:滑槽垂直度:以地板上表面为基面;利用水平尺检测滑槽竖直的安装面,调整滑槽,使其垂直于地板上表面,本发明具有滑槽组焊效率高、一次合格率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组焊过程中砸伤的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零部件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
背景技术
不锈钢轨道车辆大多数门采用内藏式门结构,车门安装到车体内部。为了满足车门安装需求,需要在车体钢结构内部门上部区域组焊安装门机构用的安装座。随着不锈钢轨道车辆结构的不断优化改进,目前门机构安装主要采用滑槽结构。
门机构安装用的料件由下部的滑槽及上部的吊座构成,滑槽一般为分段的槽型结构,开口的两竖边与补强板弧焊连接。门机构安装座在车体工序组焊,以主横梁上表面为定位基准,使用整体样板进行组焊。
底架钢结构组焊后上平面的平面度为5mm/3m,车辆进入装配工序后铺装地板,地板铺装平度要求为不大于2mm/4m,为了达到平度标准需要通过增加调整垫进行调整。在进行门机构安装时,以地板上表面为基准,检测后出现滑槽高度不符、滑槽平直度不符、滑槽距离车体外表面尺寸超差等问题。为了保证门机构安装,需要通过现场调修及切割研配等进行校正,导致大量料件报废,同时反复切割焊接产生的热量对门上补强板平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滑槽组焊后的平度等,焊接切割对侧墙外表面的平度也产生了影响。
现有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使用的整体组焊工装,为了保证轻量化,使用铝合金型材制作,通过螺栓连接,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紧固件松动导致组焊的滑槽尺寸偏差,同时整体组焊工装体积较大,搬迁运输困难,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另外,现有工艺组焊的门机构滑槽,定位基准与装配不一致,无法满足装配安装需求,同时也存在滑槽高度不符、滑槽平直度不符、滑槽距离车体外表面尺寸超差等问题,加改返修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车辆质量,制约了生产进度;
因此,就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滑槽组焊效率高、一次合格率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组焊过程中砸伤的安全隐患的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采用新的外轮廓反向定位调整方案,避免使用沉重的整体组焊工装,提高门机构滑槽组焊的效率,提升门机构滑槽组焊后高度尺寸、安装面平度以及滑槽距离车体外表面尺寸的一次合格率,避免组焊过程中砸伤的安全隐患,避免料件的报废以及对车体表面平度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门机构滑槽组焊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门机构的滑槽组焊工序调整至装配工序,在地板安装完成后执行;
步骤S2:滑槽高度方向的定位;
以地板上表面为基准,该基准也是装配安装门机构的基准,采用两点定位一件滑槽的方式,根据滑槽的数量设定标记点,考虑焊接变形对滑槽的影响,将标记点设置在焊接位置下方,制作高度标定尺杆来进行高度标记;
步骤S3:滑槽在车宽方向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3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