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及其落差消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793.1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0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豪;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差 消除 移位 及其 工艺 | ||
1.一种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包括轨道、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位于同一空间内且在上下方向存在高度落差、在左右方向隔开设置的上轨本体和下轨本体;位于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下轨本体之间的转载轨本体,其中所述转载轨本体能够自端部与所述上轨本体或下轨本体对齐拼接形成以消除落差的所述上移位轨道或下移位轨道,所述移位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载轨本体在所述上移位轨道和所述下移位轨道之间运动的落差消除动力器、分别与所述落差消除动力器和所述移位装置相连通的控制系统,处于所述上移位轨道时,所述上轨本体与所述转载轨本体之间的缝宽为D1;处于所述下移位轨道时,所述下轨本体与所述转载轨本体之间的缝宽为D2,其中2mm≤D 1=D2≤30mm,且移位装置的移动轮直径至少为D1的1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本体和下轨本体通过倾斜延伸的轨道架固定连接,且左右间隔的垂距为M,上下落差的高度为H,所述转载轨本体沿着所述轨道架倾斜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架上,且所述转载轨本体长度为L,M-L≥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载轨本体在所述上移位轨道和下移位轨道之间移动的位移为S,其中S>H;和/或,M≥1.5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包括斜轨、用于将所述斜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下轨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其中在所述斜轨上设有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滑轨,所述的转载轨本体通过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斜轨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上,所述落差消除动力器包括沿着所述导向滑轨的延伸方向伸缩运动的动力推杆或沿着所述导向滑轨的延伸方向的传动丝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向滑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上限位靠栅和下限位靠栅,其中所述滑座与所述上限位靠栅或所述下限位靠栅抵触时,所述的转载轨本体与所述上轨本体或所述下轨本体齐平;和/或,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轨本体、所述下轨本体、所述转载轨本体上的位置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相连通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的控制器还与所述落差消除动力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上移位轨道或下移位轨道时,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落差消除动力器形成自锁电路;转载轨本体处于移动时,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移位装置形成自锁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差消除动力器包括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架下方的动力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动力架之间且上下延伸的动力伸缩杆,其中所述的转载轨本体固定在所述动力架的底部,且随着所述动力伸缩杆的伸缩而同步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轨本体、上轨本体、转载轨本体上的对位传感器;对中传感器,其中形成下移位轨道时,所述下轨本体和所述转载轨本体的对位传感器对齐形成自锁电路;形成上移位轨道时,所述上轨本体和所述转载轨本体的对位传感器对齐形成自锁电路,所述对中传感器位于所述转载轨本体的中部,且所述移位装置的中部设置与所述对中传感器相配合的感应器,当所述对中传感器与所述感应器配合时,所述移位装置的移位中心线与所述落差消除动力器运动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本体、下轨本体、转载轨本体三者平行设置,所述转载轨本体保持水平状态在所述上移位轨道和下移位轨道之间移动。
10.一种移位机的落差消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差消除式移位机,且包括如下步骤:
S 1、将转载轨本体在保持水平方向不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落差消除动力器驱动,以使得转载轨本体向上或向下与对应的所述上轨本体或所述下轨本体对齐且间隔对接;
S2、完成转载轨本体对接后,控制系统控制移位装置在上移位轨道或下移位轨道上移动并将移位装置转载至转载轨本体的中部;
S3、完成转载轨本体转载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落差消除动力器反向驱动形成与S1相反的运动状态,且间隔和齐平对接,移位装置自转载轨本体的中部向对齐的轨本体移出,完成落差位的消除和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7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