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722.1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雄;张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执行 迟滞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方法及系统,设计了用于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的方法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整个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应用电控单元对油量执行器进行控制,基于电控单元实现对油量执行器在驱动电压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迟滞性能的监控,即基于驱动电压在油量执行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执行器迟滞性能的监控。同时采集油量执行器反馈电压传送给PC上位机,上位机解析数据绘制迟滞曲线,并依据标准参数对图像进行判定,最终基于MYSQL数据库完成检测数据和日志的归集。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能高效、便捷、自动的控制出厂执行器的迟滞特性在一定范围内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并节约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置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设备是对燃油系统中执行器的迟滞特性进行检测的专门设备,在执行器和油泵的制造与生产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油泵厂家对执行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油量执行器是电控分配泵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直接控制着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量。目前制造的执行器均采用电磁力驱动,因而存在迟滞现象,即驱动电压的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相同电压对应的开度存在滞后性。迟滞过大会对燃油系统的控制喷射量造成很大偏差。传统的执行器迟滞检测设备操作繁琐,没有实现电控,因而在生产使用中需要多次人工操作干预。并由于设计时间较早通常没有忽略了对生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给后续故障分析造成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油量执行器存在滞后现象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量执行器迟滞检测方法,针对油量执行器,执行以下步骤,实现对油量执行器迟滞性能的检测,判断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是否合格:
步骤A:基于预设的驱动周期和驱动力步长,控制油量执行器以周期驱动方式在预设开度步长下进行驱动力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油量执行器开合过程;
步骤B:针对油量执行器开合过程,实时采集油量执行器球头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电压,进而构建油量执行器在打开和闭合过程分别对应的驱动力百分比与球头位置电压的响应曲线;
步骤C:基于油量执行器在打开和闭合过程分别对应的驱动力百分比与球头位置电压的响应曲线,对油量执行器迟滞性能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判断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是否合格。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实现对油量执行器迟滞性能进行检测,判断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是否合格:
步骤C1:基于油量执行器在打开和闭合过程分别对应的驱动力百分比与球头位置电压的响应曲线,获得曲线中的预设各特征值;所述预设各特征值包括:打开过程达到最大开度的位置电压、闭合过程达到最小开度的位置电压、打开过程达到最大开度位置驱动力百分比和闭合过程第一周期对应的驱动力百分比之差、打开过程达到最大开度位置的驱动力百分比;
步骤C2:基于曲线以及曲线中的预设各特征值,结合预设各特征值分别对应的预设阈值,实现对油量执行器迟滞性能的检测,判断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是否合格。
优选的,所述步骤C2中,基于曲线以及曲线中的预设各特征值,预设各特征值分别对应的预设阈值,对油量执行器迟滞性能的检测,具体如下,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合格;否则,油量执行器的控制线性度不合格,即油量执行器不合格:
a. 分别将打开和闭合过程对应的响应曲线中位置电压小于预设电压的位置电压序列V(i)乘以-1,获得位置电压序列V’(i),将位置电压序列V’(i)与模板做卷积运算,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b. 打开过程达到最大开度的位置电压属于第一预设阈值区间;
c. 闭合过程达到最小开度的位置电压属于第二预设阈值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