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0392.7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7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盛少琴;潘玉祥;张洪伟;宋印东;姜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F01N3/04;F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黄建祥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消音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及船舶。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主消音器和冷却组件,主消音器包括外壳和隔板,若干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并将外壳分隔为至少两个空腔,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空腔的通孔,至少两个空腔中位于排列方向两端的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进气管连通,第二空腔与排气管连通,高温废气进入排气管后依次通过第一空腔至第二空腔后,从排气管排出,可实现降噪消音功能;冷却组件包括喷射器和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用于连通海水和喷射器,喷射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喷射器中至少一个喷射器的喷射口位于进气管内和/或外壳内,通过喷射的海水对高温废气进行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船舶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尾气排放管时会产生噪音。现有的船舶尾气排放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排放尾气温度未经处理,温度高,增大了船舶的红外特征;2)排放尾气经过排放管时产生噪音,对人体有伤害;3)对于具有隐身要求的船舶来说,高温尾气以及噪声均会增加船舶被发现的概率。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能够对船舶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进行消音降温,降低船舶被发现的概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船舶,通过应用上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能够对船舶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进行消音降温,降低船舶被发现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包括:
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与柴油机排气管连通;
主消音器,包括外壳和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并将所述外壳分隔为至少两个空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空腔的通孔,至少两个所述空腔中位于排列方向两端的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冷却组件,包括喷射器和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用于连通海水和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器中至少一个喷射器的喷射口位于所述进气管内和/或所述外壳内。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主消音器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隔板的通孔内,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空腔。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内壳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内壳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内壳的第二端的周面上设有第一缺口;若干所述第一缺口绕所述内壳的周面间隔设置。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平行间隔设置并将所述外壳分隔为至少三个空腔,位于中间位置的空腔为中部空腔,所述内壳的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中部空腔的第二缺口。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缺口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环形的中心线与所述内壳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缺口为弧形,若干所述第二缺口绕所述内壳的周面间隔设置。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两个所述缺口绕所述内壳的周面间隔设置。
作为所述船舶尾气消音降温装置的可选方案,三个所述缺口绕所述内壳的周面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0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暂态高频能量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系统及产品
- 下一篇:一种浮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