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排检测车、轨排检测装置及轨排精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8068.1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义;张鹏;张超永;孙立;朱彬;张政;叶松;张世杰;李路遥;韦合导;刘慧芳;罗小军;陈健;彭绍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E01B35/04;E01B35/08;E01B35/10;E01B33/00;E01B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思敏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轨排精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车,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行走机构,车体上设有轨排检测单元;车体上设有多个棱镜,各棱镜沿车体横向依次间隔布置。另外还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装置,包括多辆轨检小车,各轨检小车依次串接;至少部分轨检小车采用上述轨排检测车。相应地还提供了轨排精调方法。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多个棱镜,可以实现左右轨排的同步跟踪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实现轨排空间姿态计算,实时反馈轨排状况,从而分析出最优的调整方案,实时调整控制策略,修正控制参数;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单棱镜+传感器的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多棱镜检测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可以避免由于传感器检测误差带来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车以及包括该轨排检测车的轨排检测装置,并且相应地还提供了轨排精调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砟轨道客运专线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速度达350km/h,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顺性和舒适性必须要有良好的轨道几何状态作支持。轨道精调是轨道精度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轨道检测系统測量数据和平顺性控制指标,计算轨道调整量对轨道线性进行优化,可使轮轨匹配良好,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
轨排精调作业一般需要先对轨排状态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情况确定高程精调量和/或轨向精调量。目前,虽有相关设备对轨排进行状态检测和精调,但轨排检测设备通常采用单棱镜的方案,单棱镜与全站仪配合存在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即便配合传感器(轨距传感器、水平传感器等)也难以准确地检测轨排状态,容易由于传感器检测误差等导致检测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车、包括该轨排检测车的轨排检测装置以及轨排精调方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车,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车体上设有轨排检测单元;所述车体上设有多个棱镜,各棱镜沿车体横向依次间隔布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均为长条形车架,所述第一车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车体行进方向,所述第二车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车体行进方向,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连接构成为T型车体。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所述棱镜均布置在所述第二车架上并且沿第二车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行走轮,其中2个行走轮布置于所述第一车架上,另外1个行走轮布置于所述第二车架上。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棱镜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车体上还设有轨距传感器和/或水平传感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排检测装置,包括多辆轨检小车,各轨检小车依次串接;至少部分轨检小车采用如上所述的轨排检测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排精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轨排中线安装全站仪,在轨排调整点位设置如上所述的轨排检测车,所述棱镜位于全站仪后视线路上;
步骤102,通过全站仪测量各棱镜,获得各棱镜的坐标,形成对应调整点位轨排的测量值;
步骤103,基于所述调整点位轨排的测量值计算该调整点位轨排的横向、高程、轨距以及水平度的偏差,基于该调整点位轨排的横向、高程、轨距以及水平度的偏差计算该调整点位轨排的调整量,基于所述调整量,通过轨排精调设备对该调整点位轨排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排精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轨排中线安装全站仪,在轨排调整点位设置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排检测装置,各棱镜均位于全站仪后视线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8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粒粒宽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水轮机转轮抗点状空蚀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