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多变量多目标层次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5422.7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俊;殷国栋;庄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1/06;G06F111/0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悬置 系统 多变 多目标 层次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多变量多目标层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
(2)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模型校准;
(3)设计变量参数化与优化目标权重排序;
步骤(3)所述的设计变量参数化与优化目标权重排序,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前悬置X向、Y向、Z向刚度参数化模型,建立前悬置X向、Y向、Z向阻尼参数化模型;
2)建立后悬置X向、Y向、Z向刚度参数化模型,建立后悬置X向、Y向、Z向阻尼参数化模型;
3)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目标,包括悬置系统静态压缩量、发动机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率,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
4)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各优化目标的权重排序;
(4)发动机悬置系统仿真优化分析;
步骤(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仿真优化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权重1优化目标,通过仿真优化得到前悬置向刚度范围(kfx1~kfx2,kfy1~kfy2,kfz1~kfz2),前悬置阻尼范围(cfx1~cfx2,cfy1~cfy2,cfz1~cfz2),后悬置刚度范围(krx1~krx2,kry1~kry2,krz1~krz2),后悬置阻尼范围(crx1~crx2,cry1~cry2,crz1~crz2);
2)在权重1优化结果范围内,根据权重2的优化目标,通过仿真优化得到前悬置向刚度范围(k′fx1~k′fx2,k′fy1~k′fy2,k′fz1~k′fz2),前悬置阻尼范围(c′fx1~c′fx2,c′fy1~c′fy2,c′fz1~c′fz2),后悬置刚度范围(k′rx1~k′rx2,k′ry1~k′ry2,k′rz1~k′rz2),后悬置阻尼范围(c′rx1~c′rx2,c′ry1~c′ry2,c′rz1~c′rz2);
3)在权重2优化结果范围内,根据权重3的优化目标,通过仿真优化得到前悬置向刚度范围(k″fx1~k″fx2,k″fy1~k″fy2,k″fz1~k″fz2),前悬置阻尼范围(c″fx1~c″fx2,c″fy1~c″fy2,c″fz1~c″fz2),后悬置刚度范围(k″rx1~k″rx2,k″ry1~k″ry2,k″rz1~k″rz2),后悬置阻尼范围(c″rx1~c″rx2,c″ry1~c″ry2,c″rz1~c″rz2);
4)在权重3优化结果范围内,根据权重4的优化目标,通过仿真优化得到前悬置向刚度(k″′fx,k″′fy,k″′fz),前悬置阻尼(c″′fx,c″′fy,c″′fz),后悬置刚度(k″′rx,k″′ry,k″′rz),后悬置阻尼(c″′rx,c″′ry,c″′rz);
(5)优化方案效果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54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