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I晶圆芯片的分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2910.2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李若朋;陈新准;庄磊;朱瑞;陈善任;程元红;肖钧尹;钟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1B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鲁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7 | 代理人: | 吴满宏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i 芯片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I晶圆芯片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常规方法利用SOI晶圆制备应变计结构,在应变计的电极的表面镀抗腐蚀保护层,腐蚀SOI晶圆的中间层氧化硅层,脱去衬底硅,分离得到芯片。本发明的SOI晶圆芯片分离方法通过在芯片上建立了一种“侧壁保护层Si3N4‑顶部保护层耐腐蚀金属‑底部保护层SiO2”结构,即“Si3N4‑耐刻蚀材料‑SiO2”结构,可显著提高芯片分离良率,且具有通用性,也适用于其它在SOI晶圆上制备的器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EMS半导体压力传感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SOI晶圆芯片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压阻效应是指材料发生形变之后,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自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发现以来,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系数高、机械迟滞小等优点。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膜片越薄,挠度越大,检测灵敏度越高。基于SOI晶圆制备的应变计厚度超薄(仅有数微米至数十微米),超薄的厚度确保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SOI晶圆的绝缘层隔离则使其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
芯片制备完成后,需要对批量化制备的芯片进行分离,而应变计超薄的厚度使其分离比较困难。当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在辅助晶圆表面涂一层粘结剂(起粘附和保护芯片的作用),将已制备好芯片的晶圆的正面贴到辅助硅片上,然后湿法刻蚀硅衬底至SOI晶圆的氧化硅层。该方法工艺相对复杂,并且由于粘结剂粘度高、流动性差,造成部分芯片与粘结剂之间存在空隙,导致湿法刻蚀时刻蚀液腐蚀铝电极,降低了芯片的良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OI晶圆芯片分离方法,能将芯片更加有效、快速的分离,提高芯片的分离良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I晶圆芯片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应变计制备,按常规方法使用制备的SOI晶圆制备应变计;
所述SOI晶圆包括紧密结合的衬底体硅1、二氧化硅中间层2、和顶层硅3;
所述应变计包括底层的SOI晶圆、侧壁保护层5、填充在所述SOI晶圆和所述侧壁保护层5中间的功能层4及贯穿侧壁保护层5与功能层4的具有良好接触的电极6,所述侧壁保护层5与所述SOI晶圆的二氧化硅中间层2相互紧密结合,构成封闭的空间结构,所述SOI晶圆的顶层硅3位于封闭空间内部,所述功能层4位于所述SOI晶圆的顶层硅3的上方,所述电极6两端分别连接功能层4和外部,所述侧壁保护层(5)高度大于5um;
S2、应变计的电极的表面镀抗腐蚀保护层;
S3、腐蚀SOI晶圆的二氧化硅中间层2,使衬底硅1脱去,分离得到芯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顶层硅3为单晶硅或多晶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壁保护层5为氮化硅,所述氮化硅厚度不低于10nm,氮化硅由LPCVD或ALD设备生长;
优选地,所述氮化硅厚度不低于30~200nm。。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6是铝硅合金材料,所述铝硅合金在高温合金化后与所述功能层4形成优异的欧姆接触。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中的电极表面镀抗腐蚀保护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保护层匀胶:采用匀胶显影设备按“涂胶-静置-匀胶”的步骤使光刻胶均匀覆盖整个晶圆表面;
所述“涂胶”是采用普通匀胶显影机多次喷胶或采用手动倒胶的方式,让光刻胶覆盖到整个晶圆表面;
所述“静置”是晶圆在匀胶显影机上放置一段时间以便光刻胶渗入每个深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2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