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6031.9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令云;杜全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2 | 分类号: | G05B19/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高效 主轴 定位 控制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及其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主轴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模式切换为速度控制模式;
(2)搜索零点参考信号,并锁存零点信号时刻的编码器位置信息;
(3)计算目标位置;
(4)将主轴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模式平滑切换为位置控制模式,规划运动路径,控制主轴运动至目标位置;
(5)根据计算的目标位置,主轴减速到零即定位到目标位置,保持位置环控制模式,并输出定位完成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主轴伺服驱动器接收上位控制器的定位命令,将主轴驱动器的控制模式切换为速度控制模式,将目标速度设为定位速度参数设定值;
(1.2)判断主轴速度与定位速度,若主轴速度高于定位速度,则主轴处于减速状态;若主轴速度低于定位速度,则主轴处于加速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从当前速度减速到零的运动距离;
(3.2)锁存当前主轴位置,计算当前主轴机械角度;
(3.3)计算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机械角度;
(3.4)计算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位置;
(3.5)计算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1)中计算从当前速度减速到零的运动距离,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从当前速度减速到零的运动距离:
其中,v为当前主轴速度,a为设定的减速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2)中计算当前主轴机械角度,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当前主轴机械角度:
θ1=Mod((p1-p0),SpindleLines);
其中,Mod为取余算法,SpindleLines为主轴旋转一圈的脉冲数,p1为当前主轴位置,p0为零点信号时刻的编码器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3)中计算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机械角度,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机械角度:
θ2=θ1+Mod(s,SpindleLines);
其中,θ1为当前主轴机械角度,Mod为取余算法,SpindleLines为主轴旋转一圈的脉冲数,s为从当前速度减速到零的运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5)中计算目标位置,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目标位置:
p3=p2+(θ3-θ2);
其中,θ3为目标定位角度,θ2为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机械角度,p2为从当前位置运动s距离后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为:
通过位置指令和位置环增益计算得到位置速度指令,将位置指令与速度前馈增益相乘并与位置速度指令相加,得到位置环输出的速度指令;
将主轴伺服驱动器规划运动轨迹的位置指令速度作为动态限幅值,对位置环输出的速度指令通过动态限幅值进行动态限幅;
将主轴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模式切换为位置控制模式,规划运动路径,控制主轴运动至目标位置。
9.一种用于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存储器,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高效主轴定位的控制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6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难熔多主元合金、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装配式电子玻璃退火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