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头杆的卡环组装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1538.5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章才红;孔繁尧;骆燎洪;薛海方;段宇驰;叶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杨挺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头杆 卡环 组装 设备 | ||
一种球头杆的卡环组装设备,包括套环装置,所述套环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夹爪、导向筒、压台和定位头,所述导向筒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且底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导向夹爪用于夹持导向筒,所述支撑座设有导向动力件、压装动力件和定位动力件,所述导向动力件用于带动导向夹爪移向工件以使得导向筒套接于工件上方,所述压台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可供导向筒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动力件用于带动定位头抵接至导向筒的顶端,所述压装动力件用于带动压台升降以使得导向筒上的卡环被压台推向工件。上述方案由于导向筒的设计使得卡环能够被均匀稳定地撑开,降低了卡环意外崩断的概率,且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组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头杆的卡环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摆臂球头杆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承受纵向力和侧向力,因此摆臂球头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摆臂球头杆主要由球头销、球头座、金属卡圈、防尘罩等零件组成,待球头销装配至球头座后,需要进一步通过金属卡圈将防尘罩固定至球头销和球头座之间,以实现防尘效果。若防尘罩安装不到位,就会导致球头销在极限摆动过程中防尘罩偏斜或脱落的问题,进而降低防尘罩的防尘效果,造成球头销松旷,加速球头销的磨损。
因此,如何通过金属卡圈将防尘罩稳固地安装至球头销和球头座之间,是影响摆臂球头杆的装配质量的较为关键的因素。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工将金属卡圈适当撑开后卡入防尘罩,这就导致用力过大,金属卡圈容易折断;用力过小,金属卡圈又无法卡入防尘罩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金属卡圈自动撑开并卡入防尘罩,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球头杆的卡环组装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头杆的卡环组装设备,包括套环装置,所述套环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夹爪、导向筒、压台和定位头,所述导向筒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且底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导向夹爪用于夹持导向筒,所述支撑座设有导向动力件、压装动力件和定位动力件,所述导向动力件用于带动导向夹爪移向工件以使得导向筒套接于工件上方,所述压台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可供导向筒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动力件用于带动定位头抵接至导向筒的顶端,所述压装动力件用于带动压台升降以使得导向筒上的卡环被压台推向工件。
上述方案首先通过导向动力件将导向夹爪移至工件的上方并松开,此时由于开口部的存在,导向筒将套接于工件的上方,此时将待安装的卡环套至导向筒上,并由定位动力件带动定位头抵接至导向筒的顶端实现对导向筒的固定;随后通过压装动力件驱动压台沿着导向筒下降,导向筒上的卡环由于受到压台的抵推作用而向下,由于导向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因此卡环将随着下降而逐渐被撑开,直至脱离导向筒并卡入工件,即完成了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由于导向筒的设计使得卡环能够被均匀稳定地撑开,降低了卡环意外崩断的概率,且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头与所述压台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动力件用于带动定位头穿过通孔并抵接至导向筒的上端,从而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台朝向工件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的抵推件,所述抵推件围绕所述通孔呈周向分布,且所述抵推件所围成的圆形轮廓的直径介于导向筒的最小筒径和最大筒径之间,抵推件能够推动导向筒的下部产生向内的弹性形变,使得卡环能够更稳定地沿着导向筒向工件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台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滑轨,所述滑轨沿压台的径向设置,每个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抵推件,所述压台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抵推件向压台中心移动的弹簧,从而保证抵推件能够始终紧贴导向筒,实现对卡环的更好的推动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筒的侧壁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的下部贯穿至导向筒的底端,从而使得导向筒的下部具备更好的弹性形变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1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