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1150.5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珠;黄安琪;陈玉伟;杨蓉;丁玉婕;唐惠东;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1/049 | 分类号: | C25B11/049;C25B11/04;C25B11/02;C25B1/04;C25B1/5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氧化铁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性剥离其中的Al原子,制备出二维Ti3C2纳米片;步骤2,TiO2/Ti3C2的制备;步骤3,导电基底FTO上制备Ti3C2导电层;步骤4,氧化铁膜生长:步骤5,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成品,制得的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应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系统。该种方法是在导电基底FTO上制备Ti3C2导电层和在导电层上生长氧化铁膜,实现了导电层的简单、高效制备,且得到的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显著提升了体内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钛-氧化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传统的能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对环境的污染也愈发严重。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在诸多的太阳能转化技术中,光电化学(PEC)分解水制氢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一种转化技术。自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Fujishima和Honda报道TiO2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出现光电效应以来,人们发现α-Fe2O3是能够成为理想的半导体材料之一。α-Fe2O3具有2.1eV的带隙以及对太阳能的理论吸收率达到了16.8%,是一种优良的光阳极材料。α-Fe2O3的理论电流密度为12.6mA cm-2,但是报道的α-Fe2O3光电流密度远低于此值,主要是由于其电导率低,吸光系数低,电子-空穴复合严重和光生载流子存活时间短等,限制了其光电性能。
2011年,Lin等人(Lin Y,Zhou S,Sheehan S W,et al.Nanonet-based hematiteheteronano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solar water splitting[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1,133(8):2398-2401.)报道了在化学气相沉积的纳米网状金属硅化物TiSi2上通过原子层沉积法合成了25nm厚的α-Fe2O3薄膜,在1.23V(vs.RHE)下光电流达到1.6mA cm-2,在400nm光照下内量子效率达到46%,是到目前为止纯α-Fe2O3光阳极达到的最优值。主要原因是TiSi2具有优异的电子电导率(10μΩcm)可快速传输光生电子,以及薄的α-Fe2O3膜有利于减小光生空穴扩散距离,从而增加了α-Fe2O3光阳极的PEC分解水性能。但是该体系中使用的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对设备要求高、经济效益低、不适用于工业化。到目前为止α-Fe2O3光阳极最大光电流是从n-Si/α-Fe2O3核/壳纳米线阵列获得,主要是由于n-Si/α-Fe2O3异质结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Qi X,She G,Huang X,etal.High-performance n-Si/α-Fe2O3 core/shell nanowire array photoanode towards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J].Nanoscale,2014,6(6):3182-3189.)。该体系中,Si纳米线是在硅片上进行化学刻蚀获得,其成本高,且污染性较大,不适合工业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1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蜂无损式卵期育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贡菊青蒿茶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