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测定肉类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310668.7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鄢永红;成昕;韦田;周嘉明;吕青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丁敬博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测定 肉类 多种 受体 激动剂 联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测定肉类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的液质联用分析检测方法,其包括酶解、提取、纯化和测定等步骤。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优化了酶解条件,缩短了检测时间,对提取后样品采用一步法QVet‑AG固相萃取柱净化,提高了检测效率。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通过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实现了对16种β‑受体激动剂的同时检测,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重复性好、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的日常检测与确证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肉类中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肉类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是人类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人们的健康观念由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摄入转向消费低脂、低糖的食物改变,这也给传统的畜禽养殖带来了改变,如瘦肉型的生猪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β-受体激动剂又称β-兴奋剂,是一类具有肾上腺素功能的苯乙醇胺类人工合成化合物,起初被开发是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的子宫、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当β-受体激动剂的使用剂量超过治疗剂量5-10倍时,可以减少脂肪沉积、促进蛋白质合成、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和饲料转换率。因此,不法商家开始在动物饲料中添加β-受体激动剂以谋取非法利益。
β-受体激动剂化学结构稳定,常常在动物体内难以降解,容易经过食物链进一步在人体内残留,当人体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肌肉振颤、头晕、心跳加速或急性中毒,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许多国家或组织对β-受体激动剂的使用做出了相关规定,如欧盟立法禁止所有用于动物促生长作用的β-受体激动剂,同时限定了各类动物组织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中国也明文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此类药物,并将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例行监测的物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规定了残留标准,但没有禁止使用所有β-受体激动剂。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准确的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法不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
目前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对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免疫筛选方法和仪器确证方法。免疫筛选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Assay,GICA)。仪器分析方法有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Phase/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UPLC-MS/MS)等。此外,近年来又有拉曼、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法等方法。其中免疫筛选方法存在抗原抗体制备困难、检测灵敏度不高、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问题,常常只用于市场的日常筛选检测,传感器等新型的检测方法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仪器确证方法中的UPLC-MS/MS法属于LC-MS/MS法,因其分析时间更短、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的优点,已成为目前主流定性和定量手段,其检测过程一般包括酶解、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上机测定等操作,然而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操作较为繁琐费时、有机溶剂消耗大、检测种类较少等缺点。
为有效控制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的残留问题,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前处理快速简单、能同时准确测定多种β-受体激动剂的分析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同时测定肉类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的液质联用分析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酶解:称取均质后的肉类,加入乙酸铵和水解酶,混匀后避光酶解,离心取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0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