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员舱体积变化对关门耳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8683.4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伟;潘作峰;马龙;阮时航;杨晓涛;林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17;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姜艳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员 体积 变化 关门 影响 分析 方法 | ||
1.一种乘员舱体积变化对关门耳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处理整车及车门数据,建立汽车耳压仿真乘员舱模型及车门面网格模型;
步骤2:建立直径8m的半球体与整车围成封闭的流体流域,作为耳压仿真的主流体域;建立与车门轮廓距离10cm的长方体,将车门包裹在长方体内形成一个封闭腔体,作为耳压仿真的车门流体域;
步骤3:获得试验时的关门位置,并通过铰链获得车门转轴数据,在将车门流体域网格以铰链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到试验时车门关闭位置;
步骤4:将处理好的网格单独导出,在分别导入到流体软件中定义成不同的流体域,确定整车流体域及车门流体域;
步骤5:建立立体网格,设置体网格生成尺度、类型,生成整车及车门区域体网格;
步骤6:建立车门旋转模型,重叠网格模型;
步骤7:获得试验关门速度曲线,并转化为流体软件可读入的表格文件形式,将文件读入到计算模型中,并关联到车门区域旋转速度;
步骤8:将驾驶员的内外耳机右后排乘客内外耳位置定为耳压计算监测点,采用大涡模拟模型对关门耳压进行计算,得到初始测点耳压仿真结果;
步骤9:开展关门耳压试验,验证仿真精度;
步骤10:对比各个工况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仿真中可调整的参数有,流体通道的过孔面积,流体通道的阻力特性等,各个工况仿真精度都满足±10%;
步骤11:使用morph功能建立乘员舱模关门耳压仿真模型变形控制区域,将整车域网格导入到具有变形功能的软件中,并以整车为对象建立变形控制体,变形体应将整车数据全部包含在内,并将整车添加到变形控制体内,以进行体积控制;
步骤12:选取变形截面,提取变形截面面积;
步骤13:使用morph建立变形体控制参数,控制体为变形参数,变形截面法向为变形方向,建立变形参量L,实现多个参数值进行快速变化;声腔的体积变化量为:变形截面面积S*变形参量L,改变变形参量L的值改变乘员舱体积,将变化后的声腔体积输出;
步骤14:通过morph变形控制参数及变形截面面积控制乘员舱体积,计算变形后乘员舱体积关门耳压;将不同乘员舱体积与关门耳压进行数据处理,识别乘员舱体积对关门耳压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体积变化对关门耳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具体为:
获得整车坐标系下的白车身钣金、内饰、外饰、玻璃、包裹架、泄压阀、声学包件整车几何数据,对整车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整车区域网格及车门网格,整车网格对门框区域及包裹架到泄压阀区域进行详细建模,其他区域适当简化建模,其流体路径为车门-乘员舱-包裹架过孔-钣金过孔-泄压阀-泄压阀与后保空间-车外空间;车门网格车门边缘及密封条进行精细建模,其他部位简化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体积变化对关门耳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具体为:
建立体网格,整车区域空间网格类型为切割体网格,壁面设置边界层网格,门框、包裹架过孔、钣金过孔、泄压阀位置为网格加密区域,网格尺寸1~2mm其他整车区域4~32mm,半球空间区域-32~512mm,车门区域网格类型与整车区域相同,车门边缘网格尺寸1~2mm,其他区域4~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员舱体积变化对关门耳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具体为:网格模型由背景网格和部件网格相互重叠而组成;各网格区域在空间上重叠,,流体控制方程各自在背景网格和部件网格上进行求解,插值单元构成内部边界条件,用来传递数据,最终得到整个计算域内的流场信息;模型中整车区域设置为背景网格,设置车门网格区域为部件网格;将车门网格区域的移动形式设为旋转,转轴为车门转轴,旋转速度设为表格输入,重叠网格模型采用距离加权进行网格插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86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