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9743.6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度;胡庆武;张钧淇;费亮;夏旺;李海亮;艾明耀;赵鹏程;李加元;毛庆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20;G06T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何娜;吴素花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包括:对待建模对象的空中三维模型和地面三维模型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获取至少三组特征向量;基于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空中三维模型和所述地面三维模型进行配准,确定融合后的三维模型的第一过渡区域;对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三角面片进行重构,得到第二过渡区域;对所述第二过渡区域进行纹理填充,确定所述待建模对象的目标三维模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图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实景三维模型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目前常用的实景三维模型通常包括空中三维模型和地面三维模型,其中,空中三维模型是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不同视角的传感器,从模型的侧面、顶部等多个角度进行拍摄,获取不同角度物体的纹理信息,并结合内业处理生成三维实景模型等产品。地面三维模型是利用地面近景摄影搭载多方位相机等多种传感器,获取所拍摄地区的地面纹理以及物体侧面纹理,通过获取的纹理信息,构建的三维模型。
然而,对于空中三维模型,由于无人机采集数据时的航高设置问题,在采集过程中近地面可能存在障碍物遮挡的问题,导致拍摄到的地面影像不全,其建模结果往往出现纹理拉花、模糊、破洞、几何模型扭曲、精度不高的情况,而地面三维模型无法同时兼顾地面及物体的顶部信息,且在大面积城市建模时,采集数据的时间较长,效率低,无法单独实现场景的完整重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对待建模对象的空中三维模型和地面三维模型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获取至少三组特征向量;
基于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空中三维模型和所述地面三维模型进行配准,确定融合后的三维模型的第一过渡区域;
对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三角面片进行重构,得到第二过渡区域;
对所述第二过渡区域进行纹理填充,确定所述待建模对象的目标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空中三维模型和所述地面三维模型进行配准,包括:
基于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空中三维模型和/或所述地面三维模型进行几何变换,实现初次配准;
基于迭代最近点算法对初次配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二次配准。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三角面片进行重构,得到第二过渡区域,包括:
对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三角面片进行重构,消除所述第一过渡区域中的孔洞区域,得到第二过渡区域。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三角面片进行重构,得到第二过渡区域,包括:
利用散点轮廓算法筛选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边界点;
利用三角网生长算法对筛选后的所述边界点进行重构三角面片,得到第二过渡区域。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二过渡区域进行纹理填充,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过渡区域中的每个所述三角面片对应的纹理图像集合中每个纹理图像的纹理质量;
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为每个所述三角面片分配目标纹理图像;所述目标纹理图像的纹理质量不低于相应的所述纹理图像集合中任一纹理图像的纹理质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二过渡区域中的每个所述三角面片对应的纹理图像集合中每个纹理图像的纹理质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9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