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介质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3668.2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彭文超;张慧君;谢伟;何超;徐汉林;肖龙;李强斌;彭胜;朱江;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04 | 分类号: | G01S5/04;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舒盛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向 时差 提取 滤波 方法 介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介质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包括:S1,计算生成角度门限;S2,计算生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S3,设置最大定位夹角;S4,计算模糊时差窗;S5,将所述生成角度门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最大定位夹角以及模糊时差窗用于时差提取与滤波。本发明充分利用各测向定位站的部署坐标、侦察范围和测角关系,形成角度门限、时间顺序排列等一系列处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时差定位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纯时差提取系统或单站测向解模糊系统,进行了多维度滤波处理后,减少了运算量,提升定位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号侦察定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源定位设备具备隐蔽性高、作用距离远和目标识别能力强等优点,是获取目标信息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交叉定位和时差定位。其中,时差定位技术由于定位精度高、定位算法简单,在工程实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利用同一辐射源信号到达多站的时间差进行定位的一种无源定位方法。
传统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脉冲序列进行配对,分别得到主站与其它站的时差值Δtn={Δtn1、Δtn2…Δtnm},对时差值进行直方图统计获得有效时差值,然后进行时差定位解算。在实际应用中,目标分布密集、范围广,信号环境复杂、交织严重,若对每一个接收到的信号脉冲进行计算和定位解算,计算量特别大,定位模糊和飞点出现概率高,情况严重时直接导致无法定位。同时,时差定位定位精度与基线长度密切相关,基线越长定位精度越高,但基线拉长后,定位模糊的问题随之而来,模糊值的产生会导致时差提取时计算量呈数量级的增长,定位效率低。
发明内容
随着用户对侦察设备使用要求越来越高,设备使用方式越来越灵活,各定位站均具备单系统测向能力、双系统组合使用时具备交叉定位能力、三系统及以上组合使用时具备时差定位和综合定位能力。时差定位时,充分利用各站已有的测向信息,在不增加设备成本的基础上有助于提升时差定位能力。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介质及装置,以利用各测向定位站的部署坐标、作用范围和测向角度关系,生成角度门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关系和最大定位夹角,提升时差配对效率,降低模糊时差值产生概率,从而达到时差提取的滤波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生成角度门限;
S2,计算生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
S3,设置最大定位夹角;
S4,计算模糊时差窗;
S5,将所述生成角度门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最大定位夹角以及模糊时差窗用于时差提取与滤波。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计算生成角度门限的方法包括:
根据各定位站的部署情况,利用三角关系计算生成角度门限。
进一步的,三个定位站呈直线部署时的典型情况时角度门限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3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