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介质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3668.2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彭文超;张慧君;谢伟;何超;徐汉林;肖龙;李强斌;彭胜;朱江;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04 | 分类号: | G01S5/04;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舒盛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向 时差 提取 滤波 方法 介质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计算生成角度门限;
S2,计算生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
S3,设置最大定位夹角;
S4,计算模糊时差窗;
S5,将所述生成角度门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最大定位夹角以及模糊时差窗用于时差提取与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计算生成角度门限的方法包括:
根据各定位站的部署情况,利用三角关系计算生成角度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定位站呈直线部署时的典型情况时角度门限为:
式(1)为计算左右副站的双边时差角度关系,α2、α3为双边时差角度门限,R2、R3为副站作用距离,d1、d2为基线距离,θ2、θ3为空域范围与基线的夹角;同理,利用三角关系可以计算出单边时差角度范围β2、β3;再根据应用需求计算主站的角度范围α1、β1;由此,获得双边时差角度门限为{α1、α2、α3},单边时差角度门限为{β1、β2、β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计算生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的方法包括:
以中间定位站的指向关系确定左右区域角度范围,根据各定位站的测向角度关系计算生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遍历各区域生成以下逻辑关系式作为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
其中,θi表示某一定位站的测向角度,示意角度关系式,ti之间表示侦收时间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设置最大定位夹角的方法包括:
根据各站的部署关系以及定位误差分布情况设置基线附近最大定位夹角;所述最大定位夹角的设置原则至少包括无法定位范围和错误定位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计算模糊时差窗的方法包括:
其中,ΔTOA为时差模糊值,对应侦收信号的PRI值,d1、d2、...、dn为各定位站之间的基线长度,c为光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将所述生成角度门限、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最大定位夹角以及模糊时差窗用于时差提取与滤波的方法包括:
正常工作时,各定位站接收数据;
由数据处理中心根据侦收时间、侦收频段、频率和重频对各定位站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分组;
各分组数据分别通过角度门限和最大定位夹角滤波后,完成有效数据筛选,
通过测向角度-侦收时间排列映射表和模糊时差窗完成时差配对与提取;
将处理完的时差配对信息进行时差定位解算,根据时差数据生成点迹和航迹。
9.一种计算机终端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终端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终端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
10.一种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多站测向的时差提取滤波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36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