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2080.5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曹书华;魏文怡;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周晓飞 |
| 地址: | 2140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波束 电子战 干涉 模糊 确认 方法 | ||
1.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干涉测角时,获得测角阵元接收回波的相位差;
步骤2:根据得到的相位差,利用相角变换关系对目标角度进行解算,得到雷达扫描范围内的目标角度,根据目标角度大小判断是否存在模糊;
步骤3:若存在模糊角度,则使用雷达和波束指向待确认模糊角度,判断目标是否在天线的主瓣范围内,如果在该角度存在目标,该角度即为目标真实角度,则输出结果;否则对模糊角度进行修正,解算并输出精确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测角阵元接收回波的相位差之前,预先进行雷达通道校准,以补偿通道间的相位误差,提高测得相位差的准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利用长短基线法对目标角度进行解算,具体包括如下流程:
阵元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
其中,d1为短基线长度,d1=kλ,λ为接收到的信号波长,d2为长基线长度,在测量目标相距测角雷达天线阵很远时,天线阵接收到的来波信号可以认为是平行的,各接收信号的相位分别为θ为目标角度;
使用长基线对目标角度估计值进行修正,得到精确的目标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目标角度大小判断是否存在模糊的具体流程为:
根据短基线长度,换算出目标角度不模糊范围,判断目标角度是否在不模糊范围内,其中角度不模糊范围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扫描角度范围是±60°,短基线长度等于0.5774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波束的电子战干涉测角模糊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目标角度在模糊范围内,对模糊重数进行确认;具体为:
若目标角度观测值在/到扫描范围最大值内,则实际短基线模糊重数为N1=-1或0;使用雷达和波束对解算的目标角度进行照射测试,当照射角度侦收信号的和通道功率超过保护通道,则目标角度位于当前雷达波束照射的主瓣区域,则输出该照射区域对应的测量角度;否则实际短基线模糊重数为N1=-1,目标角度值修正为/
若目标角度观测值在扫描范围最小值到/内,则实际短基线模糊重数为N1=1或0;使用雷达和波束对解算的目标角度进行照射测试,当照射角度侦收信号的和通道功率超过保护通道,则目标角度位于当前雷达波束照射的主瓣区域,则输出该照射区域对应的测量角度;否则实际短基线模糊重数为N1=1,目标角度值修正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20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