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混动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78086.5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亮;赵宗艳;李树浩;董爱军;刘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7;B60H1/00;B60H1/32;B60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凡林;黄健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发动机组热管理单元和动力电池热管理单元,所述发动机组热管理单元包括第一换热件、第二换热件、第一驱动件、第一散热件和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散热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中;
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回路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回路中流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回路中流动,所述第一换热件被配置为与发动机换热,所述第一散热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换热件散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和所述第二换热回路通过所述第二换热件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回路被配置为与电池包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件上设有至少两个换热通道,其中一个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连通,另一个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组热管理单元还包括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之间的管路通断状态,以及控制通过所述第二换热件的流量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单元还包括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一加热件被配置为加热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中的换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一加热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换热回路与所述电池包连通部位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值范围为第一温度阈值以上、第二温度阈值以下,且接收到所述电池包的加热请求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检测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接收到电池包的加热请求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件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乘室热管理单元,所述驾乘室热管理单元包括第三换热回路和第三换热件,所述第三换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三换热回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件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回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开关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二开关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开关件控制所述第三换热件和所述第一换热件之间的管路通断状态,以及所述第三换热回路的流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室换热管理单元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三开关件、第二检测组件和第四换热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三开关件、所述第一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依次连通于所述第四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四换热回路中的换热介质的压力状态;
所述动力电池换热管理单元还包括第二膨胀阀和第五换热回路,所述第二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五换热回路中,所述第五换热回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五换热回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件连通,所述第三开关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膨胀阀之间的管路通断状态,所述第五换热回路通过所述第二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0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充值联系人推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银行电话客服排队时间预估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