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9621.0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程杰;王志邦;柏俊;张慧娟;赵周蓉;吴庆乐;陈小峰;朱礼根;张伟;吕凌;张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1/12 | 分类号: | C07C201/12;C07C205/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2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替西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其包括:在无水氟化钾的参与下,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和1,3‑环己二酮于有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尼替西农。本发明提供的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避免使用含氰基的剧毒、高污染试剂,在无水氟化钾的参与下,提高了缩合反应的选择性,反应得到的尼替西农粗品再使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精制,可以得到满足现行质量标准要求的尼替西农原料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替西农,是HPPD抑制剂,通过抑制HT-1患者酪氨酸的正常代谢,可防止毒性极大的马来酰乙酰乙酸、延胡索酰乙酰乙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琥珀酰丙酮蓄积,适用于1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T-1)。
目前,关于尼替西农制备的普遍策略是先将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制备成羧酸衍生物(酰氯或甲酯),然后与1,3-环己二酮缩合得到尼替西农。然而,该缩合反应却受到酯化副反应的竞争,进而会降低产品的纯度和分离得率,其反应方程式为:
仅使用无机碱促进该缩合反应(US9783485),单步的得率不足50%,经研究发现,该反应在前3h会有10-20%的烯醇酯异构体产生,随着反应的继续,烯醇酯异构体水解为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和1,3-环己二酮,这大大降低了原料的转化率。
为了将酯异构体转化为尼替西农以提高底物的转化率和分离得率,US5550165、WO2015101794使用有机氰化物三甲基氰基硅烷(TMSCN)作为催化剂,获得了单步反应产率85%、纯度95%的理想结果。该反应还可以使用有机氰化物丙酮氰醇(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2021,19(47),10432-10443)为转化酯异构体的催化剂。然而,有机氰化物却很容易水解产生极毒的氢氰酸,它们的使用不符合现代制药对环境友好以及安全生产的发展要求。
CN201210492081.2则开发了三氯化铝、三乙胺体系促进该异构体的转化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尼替西农,但并没有报道该方法的分离得率。经研究发现,该反应在经过无机碱参与的缩合反应及提纯后,再与三氯化铝、三乙胺反应转化异构体,两步反应的摩尔得率不足50%(自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计)。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无水氟化钾的参与下,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和1,3-环己二酮于有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尼替西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无水氟化钾的参与下,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和1,3-环己二酮于有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尼替西农,本发明提供的尼替西农的制备方法,避免使用含氰基的剧毒、高污染试剂。无水氟化钾的参与,提高了缩合反应的选择性,并可将2-硝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氯和1,3-环己二酮发生缩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烯醇酯异构体转化为尼替西农,从而提高尼替西农的得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尼替西农的核磁氢谱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尼替西农的核磁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9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