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白光LED的镝铕共掺杂碲磷酸盐荧光粉及其微波固相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68842.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朱静;宋睿童;李虹;唐欢;杨通胜;宋家亮;向月飞;唐小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白光 led 镝铕共 掺杂 磷酸盐 荧光粉 及其 微波 相合 成方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白光LED的镝铕共掺杂碲磷酸盐荧光粉及其微波固相合成方法,荧光粉为Na3Ca4‑x‑yDyxEuyTeP3O15,0.01≤x,y≤0.6,该荧光粉采用微波固相合成法制备。该荧光粉可用于封装制作具有高显色指数的白光LED器件,所得LED器件的色温为4399K和显色指数高至94.9,色坐标为(0.3657,0.3425)的白光LED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白光LED的镝铕共掺杂碲磷酸盐荧光粉及其微波固相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环保、高亮度、体积小和寿命长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交通灯、全彩显示屏、生产生活照明及可见光通信等领域。
现有商用白光LED是由蓝色的InGaN芯片和黄色荧光粉(Y3Al5O12:Ce3+)组合而成。此类白光LED中缺乏红光组件,导致色温高(CCT5500K)、显色指数低(CRI80),阻碍了此类LED的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涂覆三基色(RGB)荧光粉的近紫外(n-UV)芯片制成能产生白光的LED器件。然而,由于RGB光输出的衰减寿命不同和三色荧光粉之间存在重吸收,发现以这种方式制作的LED器件发射的白光不稳定。
因而开发新型近紫外激发的橙红色荧光粉仍是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荧光粉多以硼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及钨钼酸盐体系分别掺杂Yb3+、Nd3+、Dy3+、Er3+、Pr3+得到能被近紫外光激发红光谱系的荧光粉。例如CN201910273199.8中公开的一种Pr激活硼磷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公开的荧光粉,但并未公开所得荧光粉的具体色温值和显色指数,无法确定其是否能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CN201811281761.3中公开的一种零掺杂稀土硼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及其在LED领域的应用,所提供荧光粉也不能解决上述色温值和显色指数存在的问题。
例如CN201811594355.2中公开的一种硼磷酸盐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公开实施例4中所得的荧光粉的相关色温在2104~2483K之间,但该色温值并不是该荧光粉封装制成白光LED器件后所得结果,并不能代表该荧光粉制成白光LED器件后的色温值。
例如CN202110228663.9中公开的一种Eu3+激活硅酸盐红光荧光粉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实施例6中提供以Gd3.67Eu1Si3O13红色荧光粉封装得到的LED期间的相对色温达5176K,依然高于5000K。
例如CN201310586572.8中公开的一种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未公开所得荧光粉制成LED器件后的色温值。
上述荧光粉均不能有效解决白光LED器件色温值和显色指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白光LED的镝铕共掺杂碲磷酸盐荧光粉及其微波固相合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荧光粉制得白光LED器件后,色温高、显色指数低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8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