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64918.8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00;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云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决策 最优 保守 配电网 恢复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基于信息缺口决策理论的恢复力模型;
B.建立恢复力模型的执行方法;
C.确定保守度选择策略并定义保守度选择算法;
D.优化分布式电源资源配置,进行拓扑重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建立不确定性模型;
A2.量化极端事件不确定性的信息指标;
A3.制定提升配电网极端事件发生时的恢复力的措施;
A4.明确恢复力模型的系统约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初始化保守度,包括:配电系统规划人员选择一个合适的β,所述β为由于不确定性半径最大化而控制某些系统变量偏差的保守度;
B2.指定高优先级加载,包括:找到最优的β值,包括:选择优先载荷,然后通过信息缺口决策理论IGDT鲁棒性函数得到最大损伤场景;
B3.形成鲁棒性函数,包括:除了网络中的线路中断状态外,鲁棒性函数还产生备用分布式电网DG的最佳位置,在规划阶段,配电系统规划人员将备用分布式电网DG放置在其最佳位置,并加固应在故障后条件下使用的线路;在极端情况下,运营商将提交备用分布式电网DG,并根据加固线路重新配置网络拓扑;
B4.运行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D1.预先考虑径向操作来确保线路中断时配电网的快速恢复;
D2.进行拓扑优化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还包括:
通过使用高质量材料加固线路,应用分布式电网提高配电系统对极端事件的鲁棒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还包括:
系统约束包括功率约束、切负荷约束、电压和线路流量限制、备用分布式电网的发电限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最优预算分配和最佳保守度选择的决策过程包括:
(1)由于信息缺口决策理论方法需要接收特定的保守度作为输入来解决MILP(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选择的保守度越低,最大加权负载值越低,然而由于配电系统规划人员的规划预算有限,因此成功应对以数量为导向的鲁棒性策略至关重要;DG资源分配和配电线路加固是总预算中包含的两种规划策略,考虑到配电系统鲁棒性规划的预算,配电系统规划人员应决定是否分配更多备用DG或在线路加固策略中投入更多预算;首先,在给定的DG数(即z)下,对一个给定的DG数,所提出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问题在100个不同的守恒度值下可以解决,这个守恒度值足够大,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
(2)然后,相应地生成查找表LUT;从n=1开始,通过自上向下的方法选择LUT的行,如果方案号n满足预算限制,则保存LUT中相应的信息;其中n越低,最大加权负载MWLS越低,所需的硬件预算就越高;将另一个DG添加到网络中,并且重新开始执行算法;上述过程是针对不同数量DG进行的,范围从z=1到DG的最大数量zmax;
(3)最后,比较每个z值下的方法性能,具有最低MWL的方法将定义适当的β与网络中的z个DG选择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9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