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64037.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风;许金林;赵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N7/18;H04N21/2347;H04L9/40;G16Y30/10;G16Y40/1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商德平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合约 联网 设备 调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区块链上调用智能合约,发布任务;S2.区块链对智能合约任务进行合法性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该智能合约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S3.物联网设备端节点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从任务队列中选取任务执行;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可以将任务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节点进行保存;调度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获取任务相关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系统及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了多个参与方,在不是“完全信任”的企业联盟场景下,进行物联网设备的调度业务,实现了大规模任务量级、大范围地域分布、大数量环境下的作业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摄像头设备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调度通常是使用中心化的服务器,对集群内的节点进行任务调度。物联网设备的工作资源类似云计算资源,传统算法中往往和云计算任务领域相互参照。
现有方案没有针对多组织场景下的物联网设备共享方面的研究,只有关于单一系统集群下摄像头调度的方法。
现有技术提到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单组织用户下的多任务调度算法,涵盖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基于光学模式识别技术。本质上没有解决多个参与方中,在不是“完全信任”的企业联盟场景下的区块链任务调度业务的问题。
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任务本身的轻重缓急程度,只是单纯的在多任务下尝试进行尽可能满足大家需要的调度。
多个企业组织中分别拥有不同数量、分布地点的物联网设备,大家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动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如何实现大家的资源公平共享和互相信任,传统方法无法在算法层面实现上述需求。现有技术有以下未解决的问题:
1.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在去中心化环境下对视频数据的隐私保护。
2.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视频监控(物联网记录信息)的分布式存储。
3.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大规模任务量级、大范围摄像头地域分布、数量环境下的作业调度。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区块链上调用智能合约,发布任务;
S2.区块链对智能合约任务进行合法性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该智能合约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
S3.物联网设备端节点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从任务队列中选取任务执行。
进一步的,设备端节点在执行完任务后,如果有任务数据需要上传保存,可以再进行步骤S4: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将任务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节点进行保存。
进一步的,调度方如果要获取任务相关数据,可以进行步骤S5:通过智能合约获取任务相关数据。
进一步的,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可以利用加密算法,对任务数据进行加密后进行上传。加密算法步骤如下:
S41.随机生成文件解密密钥K2,并利用K2对监控视频片段进行对称加密;
S42.用任务发布者的公钥加密K2,获得密文K1;
S43.用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的公钥KS1加密K1,获得密文K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