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64037.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风;许金林;赵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N7/18;H04N21/2347;H04L9/40;G16Y30/10;G16Y40/1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商德平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合约 联网 设备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块链节点包括物联网设备端节点、服务器端节点以及数据加密根证书授权节点,智能合约程序部署在各节点上,所述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区块链上调用智能合约,发布智能合约任务;
S2.区块链对智能合约任务进行合法性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该智能合约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
S3.物联网设备端节点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从任务队列中选取智能合约任务执行;
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在执行完智能合约任务后,如果有任务数据需要上传保存,可以再进行步骤S4: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将任务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节点进行保存,并将任务数据文件名和物理地址存储到区块中;
调度方如果要获取任务数据,可以进行步骤S5:通过智能合约获取任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根证书授权节点包括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可以利用加密算法,对任务数据进行加密后进行上传,加密算法步骤如下:
S41.随机生成文件解密密钥K2,并利用K2对任务数据进行对称加密;
S42.用任务发布者的公钥加密K2,获得密文K1;
S43.用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的公钥KS1加密K1,获得密文K0;
S44.将K0和任务id,作为一个键值对,上传到服务器端节点,写入区块的相关智能合约任务信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根证书授权节点包括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调度方如果需要解密所获取的任务数据,可以进行如下步骤:
S51.通过智能合约获取任务数据及相应的密文K0;
S52.将K0发送到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申请解密;
S53.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通过模块的私钥KS1′解密K0,获得密文K1,并将K1发送给调度方;
S54.调度方用自己的私钥K1′解密K1,获得真正的文件解密密钥K2,从而解密任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3中,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记录每次解密申请的审计日志,并提交至区块链中永久保存。
5.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物联网设备端节点、区块链服务器端节点、数据加密根证书授权节点和智能合约程序模块;
所述智能合约程序模块部署在各节点上,所述智能合约程序模块用于发布智能合约任务,并经过区块链验证通过后,将智能合约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
所述区块链物联网设备端节点用于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从任务队列中选取任务执行;
所述区块链物联网设备端节点还用于将任务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节点进行保存,并将任务数据文件名和物理地址存储到区块中;
所述智能合约程序模块还用于调度方获取任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根证书授权节点包括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所述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对调度方进行身份验证,并通过私钥KS1′解密密文K0,获得密文K1,并将K1发送回调度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文件密钥下发审计模块记录解密申请的审计日志并提交至区块链中永久保存。
8.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程序,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程序,配置有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
9.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程序,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物联网设备调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晶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