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62551.6 | 申请日: | 2022-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冉红明;王鑫;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20;H02K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石欢欢 |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冷却 流通 结构 以及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上部连通,第二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下部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流腔与进液口连通,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流腔,所述第二流腔与所述第一流腔之间设置有节流组件,所述第一流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节流组件进入所述第二流腔,所述节流组件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液口的流通面积。本发明能够使冷却液分别到达电机冷却腔的上部及下部,同时防止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全部通过第二流腔而进入电机冷却腔的下部,保证当液泵输出不足时,仍有部分冷却液对电机的上部进行冷却,防止电机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机损坏及电机寿命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水冷需要电机内部的热源通过层层材料传递到外部,再被水道带走,比如说电机线圈内部的绕组。因为有热阻的存在,从绕组到水冷机壳,存在温度梯度。绕组、磁钢等热源无法直接冷却,导致温度堆积,形成局部热点。目前通常采用直接冷却热源来提升冷却效率。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机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电机必然要求提高冷却效率。直接冷却受制于冷却液本身的换热效率及吸热性能,冷却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电机冷却需求。
目前,为增加冷却效率,通常采用冷区液流通结构进行主动冷却,液泵驱动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持续冷却。例如专利文件CN205212605U,公开了一种具有轴向冷却流道的电机壳体,专利文件CN114337115A,公开了一种油冷扁线电机的冷却回路。因此,目前的定子流通结构通常包括定子组件、电机机壳、喷油环组件、喷油环喷油孔以及其提供泵油动力源的液泵。液泵与机壳配合形成封闭腔室,保证冷却液一直淹没液泵的进口,液泵作为整个油冷系统动力源,驱动冷却液通过机壳内部的冷却通道对电机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定子本体流道通常为单流道向两侧流动、定子两侧端部的流道主要是由多个固定喷油小孔的分油圆环将油液分别送到定子组件,来实现对定子绕组的冷却,转子组件的冷却液通过减速器总成共同匹配的管路进入到转子组件中,转子组件在电机运转过程中利用离心力将冷却液喷溅至需要的冷却部位。
由于液泵的功耗较高,如果在电动车的行驶过程中持续满负荷运转,将会大幅度降低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因此,目前电动车通常根据电动机上布设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液泵的输出负荷,如电机的温度较低,则降低液泵的输出,以降低整车功耗,提高整车行驶里程,如电机的温度过高,则增加液泵的输出,降低电机的温度,保证电机的持续运行。但是,当液泵输出较低时,电机内的冷却液处于不满的状态,由于重力的影响,冷却液通常集聚于电机的下部,导致电机上部的冷却不足。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的布点位置往往不能布置在电机温度最高的点位,电机温度超温的判定受到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误导,电机局部可能存在长时间在超温区间以上工作的情况,使得电机的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局部可能存在长时间在超温区间以上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流通结构,包括:
第一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上部连通,
第二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下部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流腔与进液口连通,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流腔,所述第二流腔与所述第一流腔之间设置有节流组件,所述第一流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节流组件进入所述第二流腔,所述节流组件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液口的流通面积。
可选地,冷却液由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流腔向所述冷却腔流动的方向为冷却流向,所述第一流腔沿所述冷却流向依次分隔为两个或以上的隔腔,各个所述隔腔分别与所述冷却腔连通且相邻所述隔腔之间互相连通,相邻所述隔腔之间的流通面积为传递面积,所述隔腔与所述冷却腔之间的流通面积为输出面积,所述各个隔腔的传递面积及输出面积在所述冷却流向上均依次逐渐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2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