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咖啡因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2439.2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6 | 分类号: | A23F3/36;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汪林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因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咖啡因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拌料:将茶叶加入纯化水拌匀闷润1小时;吸附:将闷润后的茶叶脱水,并向脱水后的茶叶中添加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D72树脂、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搅拌均匀后静置;过滤:用滚筒筛将渣液分离,在滚筒进行渣叶分离的过程中,向所述滚筒内多次通入纯化水,分离的茶叶进入烘渣机,所得滤液进入到下工序;干燥:将茶叶升温干燥,烘干至水分≤10%进入下工序;包装:将烘干进行定量打包;入库:将产品入库待销售;本发明制备的茶叶不仅咖啡因含量低于与0.1g/100g,茶多酚含量高于23g/100g,还不会对茶叶的口感风味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咖啡因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咖啡因,化学式为C8H10N4O2,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临床上用于昏迷复苏。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
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使用咖啡因。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强心剂茶碱和可可碱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作为自然杀虫剂,它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虫麻痹。人类最常使用的含咖啡因的植物包括咖啡、茶及一些可可。其他不经常使用的包括一般被用来制茶或能量饮料的巴拉圭冬青和瓜拿纳树。两个咖啡因的别名:马黛因和瓜拿纳因子就是从这两种植物演化而来。
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来源是咖啡豆(咖啡树的种子),同时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咖啡豆的品种和咖啡的制作方法,甚至同一棵树上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一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从阿拉伯浓缩咖啡中的40毫克到浓咖啡中的100毫克。深焙咖啡一般比浅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因为烘焙能减少咖啡豆里的咖啡因含量。阿拉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中果咖啡低。咖啡也含有痕量的茶碱,但不含可可碱。
茶是另外一个咖啡因的重要来源,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决定于制茶的强度。特定品种的茶,例如红茶和乌龙茶,比其他茶的咖啡因含量高。茶含有少量的可可碱以及比咖啡略高的茶碱。茶的制作对于茶有很大影响,但是茶的颜色几乎不能指示咖啡因的含量。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使得茶汤口感苦涩,食用后导致人体易使人精神亢奋,不易入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咖啡因茶的制备工艺,将茶叶中的咖啡因脱除,且能最大限度保持茶叶的风味口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脱咖啡因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拌料:将茶叶加入纯化水拌匀闷润1小时;
S2、吸附:将闷润后的茶叶脱水,并向脱水后的茶叶中添加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D72树脂、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搅拌均匀后静置;
S3、过滤:用滚筒筛将渣液分离,在滚筒进行渣叶分离的过程中,向所述滚筒内多次通入纯化水,分离的茶叶进入烘渣机,所得滤液进入到下工序;
S4、干燥:将茶叶升温干燥,烘干至水分≤10%进入下工序;
S5、包装:将烘干进行定量打包;
S6、入库:将产品入库待销售。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纯化水的加量为茶叶干重的1.5倍。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的加量为脱水后茶叶重量的0.4倍。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中所述D72树脂、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的质量比为0.5: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2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