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0051.9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一行;张冬冬;刘文龙;凌萧晨;蔡广义;楼智杰;杨应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36 | 分类号: | G09B2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易中元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41 | 代理人: | 叶卫强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结构 仿生 机械 孔雀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括仿生孔雀左身体和仿生孔雀右身体,所述仿生孔雀左身体和仿生孔雀右身体通过设有的角码相互固定,且仿生孔雀身体上安装有孔雀背部,所述孔雀背部安装有用于使其开屏的开屏机构;所述仿生孔雀身体的两侧设有使其做展翅动作的展翅机构;仿生孔雀身体底部安装有用于使其进行行走的行走机构;所述仿生孔雀左身体与仿生孔雀右身体之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阶梯轴,且阶梯轴上设有仿生孔雀颈部,此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实现对孔雀进行形象、生动的模仿孔雀的摇头、抬头动作、展翅动作、扇翅动作、开屏动作以及行走动作,使其与真实孔雀相似,极大的提高其仿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进程加快,仿生机器人领域逐步加快,仿生机器人开发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机械关节高度模仿生物肢体动作,从而能够达到伪装、代替生物执行危险操作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仿生孔雀其整体灵活性较差,导致其无法形象、生动的模仿孔雀的各个动作,从而与真实生物差别较大,为此,我们提出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结构仿生的机械孔雀,包括仿生孔雀左身体和仿生孔雀右身体,所述仿生孔雀左身体和仿生孔雀右身体通过设有的角码相互固定,且仿生孔雀身体上安装有孔雀背部,所述孔雀背部安装有用于使其开屏的开屏机构;
所述仿生孔雀身体的两侧设有使其做展翅动作的展翅机构;
仿生孔雀身体底部安装有用于使其进行行走的行走机构;
所述仿生孔雀左身体与仿生孔雀右身体之间安装有阶梯轴,且在阶梯轴上设有仿生孔雀颈部,所述阶梯轴上设有用于使仿生孔雀颈部进行旋转的旋转件;
所述仿生孔雀颈部顶部设有仿生孔雀头部,且仿生孔雀颈部设有用于使仿生孔雀颈部相对于仿生孔雀头部进行转动的转动件。
优选的,所述展翅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仿生孔雀左身体和仿生孔雀右身体处的滑槽,且两个滑槽处均贯穿有第一连杆,仿生孔雀身体内部安装有用于使两个第一连杆反向驱动的反向件;
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滑槽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展翅件。
优选的,所述展翅件包括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的左转动杆,且左转动杆通过销轴铰接有转动杆固定块,所述转动杆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仿生孔雀身体外侧;
所述转动杆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左转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外侧依次转动套接有多个叶片小,且转动头顶部固定安装有叶片大,所述叶片大通过绳子与多个叶片小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向件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杆一端的连接轴,且两个连接轴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设有的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仿生孔雀身体处;
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轴承与仿生孔雀身体转动连接;
仿生孔雀身体处安装有第二电机支架,且第二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在仿生孔雀身体处的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为双输出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位于仿生孔雀身体的两侧,且两个主动齿轮外侧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齿盘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仿生孔雀右脚和仿生孔雀左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0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