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7365.3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娄斌;王昊喆;薛鑫;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段雅静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相炭微球基硅碳 复合 电极 材料 改性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以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浸入3-8mol/L无机强酸溶液,250-350℃下搅拌24h,得到活化后的中间相炭微球;
步骤2:将活化后的中间相炭微球超声分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逐滴加入含氧有机硅化合物,继续超声至完全分散;将分散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60-200℃下反应6-15h,将水热反应物过滤,沉淀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后的产物;
步骤3:将干燥后的产物置于管式炉中,320℃空气气氛预氧化2-4h;将预氧化产物与镁粉混合后置于不锈钢反应器中,在氩气气氛下600℃进行镁热反应4-8h;将镁热反应的产物分别用稀盐酸、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处理后的镁热反应产物;
步骤4:将处理后的镁热反应产物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碳酸钠和氯化钙,剧烈搅拌,得到由碳酸钙均匀包覆的白色沉淀;然后将白色沉淀加入同性沥青的溶液中,搅拌24h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沉淀置于管式炉中,320℃空气气氛预氧化2-4h,氩气气氛下800-1200℃碳化2h,得到碳化产物;
步骤5:将碳化产物置于0.1mol/L的盐酸中,充分洗涤除去碳酸钙沉淀,再经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到“碳-空隙-硅-碳”的四级核壳型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强酸包括硝酸、硫酸或两者体积比1:1的混合酸;所述含氧有机硅化合物选自三异丙基硅基三氟甲磺酸酯、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丙炔-1-醇或(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相炭微球、无机强酸溶液与含氧有机硅化合物的用量比为1g:200mL:(0.1-0.5)g;
步骤2得到的干燥后的产物、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的用量比为1g:0.1g:(1-1.5)g:(1.2-1.8)g;
步骤4中白色沉淀与同性沥青的用量比为1g:(1-1.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性沥青为软化点在100-200℃的煤系包覆沥青、石油系包覆沥青或高温煤沥青,同性沥青的溶液制备方法为将同性沥青溶解至溶剂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与同性沥青的用量比为100mL:(1-1.5)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气氛预氧化过程升温速率为1℃/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碳-空隙-硅-碳”的四级核壳型结构,硅层厚度为0.1-0.2μm,空隙结构的厚度为0.3-1μm,无定形碳层厚度为0.5-1μm。
7.一种中间相炭微球基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改性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首圈库伦效率在70%以上,0.1C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达570mAh/g以上,10C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540mAh/g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7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