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49505.2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 地址: | 71019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驱动 钢筋 联合 安装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通过在安装有驱动履带的底座上固定有立架,立架的顶端固定有顶部平台,顶部平台中间滑动连接有拱架传递机构,顶部平台上在拱架传递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的外侧还分别安装有两个拱架顶升机构,底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拱架提升机构,底座的另一侧还转动设置有钢筋网片牵引机构,通过拱架传递机构、拱架顶升机构、拱架提升机构和钢筋网片牵引机构拱架能配合完成拱架和钢筋网片的高效安装,在拱架和钢筋网片安装完成后,台车各部位油缸复位,并检查各位置状态,即可完成单次的拱架高效的安装,便捷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拱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目前我国铁路、公路隧道软岩隧道施工的快速修建设备配套技术水平、施工装备及国产化仍处于隧道施工机械化初期,整体技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以钻爆法为基础的机械化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尚未完成,设备配套关键技术难题尚未取得突破,施工进度差别很大,施工过程中事故隐患较多。其作业线上的主要施工设备多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的品种比较少、质量较差、故障率较高,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与隧道现有施工条件不匹配等。国产化设备多数采用挖掘机等改造,从而专业程度低,影响作业效率,不容易形成全面的机械化施工作业线。特别在开挖、出作、喷锚、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等工序上。对于软围岩和土质隧道,大多数仍采用人工作业,工序循环时间长,围岩扰动大,安全风险高,支护困难,造成软岩隧道不能快速施工,也不能形成机械化作业。
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量,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软围岩隧道开挖后立即实施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初期支护。根据不同的围岩等级确定不同的初期支护方式。钢拱架可以采用工字钢、H型钢、钢格栅或钢筋制成。钢拱架的整体刚度较大,可以在隧道开挖初期提供一定的支护刚度。
钢拱架可以很好的与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构成联合支护,增强支护效果,但是由于拱架和与其配合的钢筋网片质量较大,现有设备将两部分配合安装的功能不够,使得拱架安装的效率较低,影响拱架的整体安装进度。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液压驱动拱架和钢筋网片联合安装设备,包括安装有驱动履带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架,所述立架的顶端固定有顶部平台;
所述顶部平台中间滑动连接有拱架传递机构,所述顶部平台上在拱架传递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工作平台;
每个所述工作平台的外侧还分别安装有两个拱架顶升机构;
所述底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拱架提升机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还转动设置有钢筋网片牵引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拱架传递机构包括拱架接取架、举升油缸和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安装在顶部平台的纵移轨道上,所述安装支座通过链轮传动机构驱动在纵移轨道上移动,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在安装支座上,所述拱架接取架安装在举升油缸的伸缩轴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拱架顶升机构包括支架结构、移动轨道、顶升油缸和顶升架,所述支架结构设置有四个且其分别安装在顶部平台上工作平台的四周,同侧的两个支架结构内侧活动连接有一个移动轨道,两个所述移动轨道之间安装有横移油缸,所述移动轨道内活动连接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顶端安装有顶升架。
进一步的,所述拱架提升机构包括翻转架、翻转油缸和翻转提升支撑件,所述翻转架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立架的侧端,所述翻转油缸安装在立架和翻转架之间用于驱动翻转架的翻转,所述翻转架的外周安装有多个拱架提升用翻转提升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9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