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轮毂及其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4564.2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玉;孙杰;许志龙;林郁茹;陈俊英;刘列华;蒋清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0 | 分类号: | C22F3/00;C23C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陈槐萱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轮毂 及其 表层 高能 复合 改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及其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包括:对待加工的铝合金轮毂实施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铝合金轮毂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得到激光强化产物;对所述激光强化产物进行预处理;对所述预处理后的激光强化产物进行离子渗氮处理,以在所述激光强化产物的表层形成渗氮层,得到表面具有复合强化层的铝合金轮毂,所述复合强化层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渗氮层和强化层。通过预处理后,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和渗氮处理,使得该轮毂的表层形成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强化结构,极大增强了铝合金轮毂的材料强度,并具有轻量化效果和优异的抗磨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及其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制造企业逐渐朝着降低汽车的能耗、减少污染的方法发展,研究数据表明:汽车每降低100Kg,油耗就可以降低0.7L/km。而汽车轮毂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为轮胎内廓用以支撑轮胎的圆桶形、中心装配在轴上的部件。常见的汽车轮毂有钢质轮毂及铝合金质轮毂。钢质轮毂的强度高,常用于大型载重汽车,但钢质轮毂质量重,铝合金轮毂的密度只有钢质轮毂的1/3左右,铝合金轮毂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本身的重量,有利于减少能耗。
但是,由于铝合金强度低,耐磨性差,导致铝合金轮毂的耐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限制了铝合金轮毂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及其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
本公开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铝合金轮毂的表层高能复合改性方法,包括:
对待加工的铝合金轮毂实施预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铝合金轮毂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得到表面具有强化层的激光强化产物;
对所述激光强化产物进行预处理;
对预加热处理后的激光强化产物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得到表面具有复合强化层的铝合金轮毂,所述复合强化层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渗氮层和强化层。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待加工的铝合金轮毂实施预处理包括:对待加工的铝合金轮毂进行超声清洗处理和烘干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过程前,依次在待加工的铝合金轮毂毂上施加吸收层和约束层,其中,以去离子水作为所述约束层,以铝膜或黑漆涂料作为所述吸收层。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冲击强化处理的参数为:激光波长1064nm,脉冲能量3~5J,脉冲宽度为15~22nm,光斑间搭接率为50%~65%。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激光强化产物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所述激光强化产物进行抛光处理、超声清洗处理和预加热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0~450℃,处理时间为10~30min。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渗氮处理过程中,采用等离子渗氮方式,渗氮气体氛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氮气和氢气的用量比为2~3:1,渗氮气压为1×102~1.5×102Pa,渗氮温度为450~550℃,渗氮时间为4~6h。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层的厚度为0.8~1.2mm,所述渗氮层的厚度为4~10微米,所述铝合金轮毂的表面硬度在400HV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4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