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1957.8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国;沙嫣;沙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07;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刘云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阻燃 功能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纺丝原料,其包含涤纶切片、环保型阻燃剂、阻燃增效剂、润滑剂、聚四氟乙烯;步骤2,将步骤1的各原料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进行熔融纺丝,得到复合涤纶纤维;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复合涤纶纤维用浆料进行涂覆;步骤5,将涂覆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后,得到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明显,所得的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热阻燃功能,改善了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拓宽了涤纶纤维的使用范围,可广泛应用在手套、服装、家纺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涤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聚酯纤维的强度高、模量高、吸水性低,作为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但是,传统涤纶纤维并不具备功能性,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涤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热阻燃功能性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问题,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功能性抗热阻燃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热阻燃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纺丝原料;纺丝原料中包含涤纶切片、环保型阻燃剂、阻燃增效剂、润滑剂、聚四氟乙烯;步骤2,将步骤1的各原料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进行熔融纺丝,得到复合涤纶纤维;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复合涤纶纤维用浆料进行涂覆;步骤5,将涂覆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后,得到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由涤纶切片70-80%、环保型阻燃剂8-15%、阻燃增效剂1.2-4.5%、润滑剂0.5-1.5%、聚四氟乙烯5-12%组成。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环保型阻燃剂为溴化聚苯乙烯、十溴二苯乙烷、二乙基次磷酸铝、溴代三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阻燃增效剂为纳米蒙脱土和/或硼酸锌。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盐和/或硅酮类润滑剂。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将混合物料在260℃-280℃进行熔融纺丝。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涂覆纤维的浆料成分包含聚磷酸铵、水、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浆料由聚磷酸铵、水、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按质量比(5-8):(11-25):(1-3):(5-13)混合均匀制得。
上述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5中,干燥的温度为50-1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方法制备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抗热阻燃的功能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制得的功能性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热阻燃功能,改善了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拓宽了涤纶纤维的使用范围,可广泛应用在手套、服装、家纺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1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