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5739.3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成英;高利;赵亚男;张蕊;刘晓锋;龚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B60W40/04;B60W40/02;B60W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汽车 交通 环境 复杂度 计算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包括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和基础数据模块,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感知系统提取周围环境要素信息,通过GPS导航系统获取自车实时状态参数,将所采集的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用于提供数据接口说明,以接收用户输入信息,进行API接口映射配置后录入数据库中存储;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用于将自动驾驶汽车所处的交通环境要素信息与自车实时状态参数进行交通环境复杂度的计算,计算结果传输至显示终端,进行交通环境复杂度显示;基础数据模块包括数据库和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
背景技术
面对拥堵、危险、时变的复杂交通环境,自动驾驶汽车能否很好的适应,需要看其能否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交通环境信息,并对交通环境复杂度做出正确的评估,为自动驾驶汽车决策控制提供先决条件。
目前还没有任何有关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的云平台,仅有部分文献涉及交通场景复杂度的计算方法,例如一种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复杂度的评估方法等,充分考虑了交通元素的数量以及种类对环境复杂度的影响,但是遗憾的是该文献没有考虑各交通元素间相互作用以及时变特性等,评价结果不够综合全面。其次,在环境信息获取方面,以往复杂度量化评估依赖人工提前获取或事后输入,没有考虑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感知的优势,评价模型不能在线实时进行。再次,现有交通场景数据集中相关属性标签不足以全面、定量地估计交通环境要素对自动驾驶系统挑战的难易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本发明以被测自动驾驶汽车驾驶视点(即有人驾驶眼椭圆视点)为坐标基准,计算自动驾驶汽车所行驶区域交通环境复杂度,通过应用该发明的研究成果,能够非常客观的评估自动驾驶汽车所行驶的交通环境的复杂度,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分类设置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包括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和基础数据模块,所述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通过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与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所述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感知系统提取周围环境要素信息,通过GPS导航系统获取自车实时状态参数,将所采集的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所述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用于提供数据接口说明,以接收用户输入信息,进行API接口映射配置后录入数据库中存储;所述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用于将自动驾驶汽车所处的交通环境要素信息与自车实时状态参数进行交通环境复杂度的计算,计算结果传输至显示终端,进行交通环境复杂度显示;所述基础数据模块包括数据库和显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系统包括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环境要素信息包括所有交通场景涉及的静态环境要素、动态环境要素及时空信息,所述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所行驶区域的时空信息及交通环境复杂度数值结果。
进一步的,静态环境要素包括地形及道路类别、标志、标线及附属设施;动态环境要素包括天时和交通参与者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的应用方法,基于所述自动驾驶汽车交通环境复杂度计算云平台,包括:
S1.交通环境要素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感知系统提取环境要素信息,之后经局域网络或互联网将所采集的交通环境要素信息发送至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
S2.API接口映射配置模块提供数据接口说明,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信息,经API接口映射配置后按时间序列存储到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5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