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4401.6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医;朱汉斌;吴华杰;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F15/067;F16F15/023;F16F15/04;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感应 液压 压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包括主体减振组件、筒形支架,主体减振组件沿筒形支架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包括弧形推杆、第一弹簧、活塞杆、减振块,所述的弧形推杆一端与活塞杆连接,减振块安装于弧形推杆另一端,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发明利用电磁感应技术,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将振动动能转化为减振块的摩擦力热能、减振块的弹性势能、弧形推杆中间部分的弹性势能,并根据实际振动情况调节减振幅度,最大程度抑制了设备自身的损耗,延长支撑辊、工作辊等零件的寿命,提高板带质量,进而提高了了轧机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制减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领域向着高速轻量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振动相关问题也不断涌现,动力源与机械结构相互接触,大量的振动类型不断涌现,而轧机振动领域,轧机产生的机械振动也是影响轧机板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测试研究表明,热连轧机主要以电机为动力源带来的扭转振动为主,冷连轧机主要表现为液压压下系统带来垂直方向振动为主。在实际生产中,轧机压下装置向支撑辊提供垂直方向的力,支撑辊与工作辊直接接触,工作辊与板材直接接触,支撑辊的振动将直接影响板材的质量,除此之外压下装置带来的垂直方向的振动还会加速零件更换的周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抑制轧机压下装置的垂直方向振动很有必要。
目前,公开号为CN 109114149 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轧机用分级阻尼减振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阻尼油缸及多个电磁阀,阻尼油缸包括上阻尼油腔和下阻尼油腔,每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流液通道,上阻尼油腔及下阻尼油腔通过流液通道及回流通道连通,流液通道中设有可浮动密封阀,回流通道上端设有用单向控制阀片控制的回流通道;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的动态信号频率,电磁阀根据动态信号的频率控制电磁阀对应的流液通道打开。此发明中不同电磁阀对应的油液通径的不同导致阻尼液流动时产生的阻尼力大小不同,能实现针对轧机不同频率振动的分级减振。但是,轧机运行过程中,由于轧机液压压下装置下压过程中所引起的垂直方向的振动,不仅影响了支撑辊、工作辊等零件的寿命,还对板带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巨大的垂直方向振动还对轧机整体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能够延长支撑辊、工作辊等零件的寿命,提高板带质量,进而提高了了轧机整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包括主体减振组件、筒形支架,主体减振组件沿筒形支架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包括弧形推杆、第一弹簧、活塞杆、减振块,所述的弧形推杆一端与活塞杆连接,减振块安装于弧形推杆另一端,活塞杆上安装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沿筒形支架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筒形支架位于减振系统的最外围,呈圆筒形,用于保护减振系统。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还包括方形板、弹簧垫板,弹簧垫板安装于第一弹簧与活塞杆之间,方形板环绕在弧形推杆外,方形板下方固定有加强筋。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弧形推杆位于筒形支架内部,弧形推杆为半圆弧形,一端开有圆形孔,活塞杆与圆形孔间隙配合;减振块为高弹性且摩擦力较大的吸振材料,弧形推杆上下两部分材质较厚,强度高,中部分材质相对较薄,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的能力,弧形推杆的中部设有支撑梁,支撑梁与支杆过渡配合,支杆为长条形,支杆一端与底板螺纹连接,支杆另一端为半圆形,并在圆心处开有圆形孔,支撑梁与圆形孔过渡配合;方形板面向筒形支架内壁一端开有圆形孔,并在同一端的两直角端下表面与筒形支架内壁用加强筋焊接,固定方形板和弧形推杆位置。进一步设置,初始状态下,弧形推杆一端向筒形支架内壁一侧有第一弹簧,向水平方向施有一力,支杆与弧形推杆连接,弧形推杆另一端设有减振块,由于杠杆原理作用,减振块抵住传感器凸台上表面,弧形推杆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4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