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4401.6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医;朱汉斌;吴华杰;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F15/067;F16F15/023;F16F15/04;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感应 液压 压下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减振组件、筒形支架(10),主体减振组件沿筒形支架(10)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包括弧形推杆(1)、第一弹簧(4)、活塞杆(5)、减振块(6),所述的弧形推杆(1)一端与活塞杆(5)连接,减振块(6)安装于弧形推杆(1)另一端,活塞杆(5)上安装有第一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沿筒形支架(10)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减振组件还包括方形板(2)、弹簧垫板(3),弹簧垫板(3)安装于第一弹簧(4)与活塞杆(5)之间,方形板(2)环绕在弧形推杆(1)外,方形板(2)下方固定有加强筋(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还包括下压振动传感器(7)、支杆(8)、传感器凸台(9)、底板(11)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的下压振动传感器(7)安装于底板(11)的正中心,下压振动传感器(7)内嵌于传感器凸台(9)内腔,所述的弧形推杆(1)中部与支杆(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振动传感器(7)包括端盖(701)、轴承座(702)、磁铁(703)、外壳(704)、振动触头(705)、轴套(706)、轴承(707)、线圈(708)、弹簧(709)、弹簧底座(710)、环形挡圈(711),所述的振动触头(705)与端盖(701)间隙连接,线圈(708)包裹在振动触头(705)侧面,环形挡圈(711)设置在线圈(708)外围,弹簧底座(710)安装于外壳(704)底端上表面中心,弹簧(709)安装在弹簧底座(710)上,磁铁(703)安装于外壳(704)侧边内壁,轴承座(702)安装在端盖(701)内侧,轴承(707)安装在轴承座(702)上,轴套(706)套在轴承(707)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703)两侧固定两个磁性相反的磁极,磁铁(703)的底端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推杆(1)包括液压杆孔(101)、支撑梁(102),所述的支撑梁(102)设置在液压杆孔(101)中,支撑梁(102)上设有限位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液压缸(12)、电液伺服阀(13)、液压泵(14)、油路(15)、油箱(16)、电脉冲控制中心(17),所述的油路(15)包括第一油路(1501)、第二油路(1502),所述的油箱(16)置于筒形支架(10)内腔底端,每个所述的弧形推杆(1)的下方各设置一个油箱(16),液压泵(14)设置于油箱(16)的正上方,电液伺服阀(13)通过第一油路(1501)连接液压泵(14),所述的液压缸(12)通过第二油路(1502)连接电液伺服阀(13),电脉冲控制中心(17)与电液伺服阀(13)之间导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脉冲控制中心(17)包括电位器(1701)、步进电机(1702)、导线(1703)、信号放大器(1704),电位器(1701)、步进电机(1702)、信号放大器(1704)之间通过导线(170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块(6)为高弹性且摩擦力较大的吸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44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