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19732.0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福;高伟;李宝钢;胥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宇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21 | 代理人: | 程丹 | 
| 地址: | 266237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海 快速 回收 智能 无人 | ||
本发明涉及锚系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解决了通过人工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因为锚系很重,如果海况不好时,人工拉钩子也十分费力和危险的问题,其包括无人船本体,无人船本体的下方设有固定支撑座,无人船本体和固定支撑座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摄像机构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一侧和固定支撑座固定连接,防护壳上设有透明观察板,防护壳上设有与透明观察板相配合的清理组件;不需要科考船离锚系很近,无人船可以拖拽着锚系返回科考船附近,同时不需要人工采用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降低了工作强度,方便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锚系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
背景技术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其丰富的水体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支撑人类的永续发展;水下锚系观测平台作为一种可长期、连续获取海洋信息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灾害防控及海洋国防安全保障等领域;锚系工作原理:锚系上挂有浮球,通过绳子连接,长度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放置于深海中,水泥块通过释放器与锚系相连,在回收时,在甲板给释放器一个信号,释放器就会把锚系和水泥块分开,锚系通过浮球的浮力浮到水面,大型科考船需要靠近这个锚系,通过人工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人工把绳子拉到船附近,通过吊车吊到甲板,因为锚系很重,如果海况不好时,人工拉钩子也十分费力和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通过人工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因为锚系很重,如果海况不好时,人工拉钩子也十分费力和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的下方设有固定支撑座,无人船本体和固定支撑座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摄像机构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一侧和固定支撑座固定连接,防护壳上设有透明观察板,防护壳上设有与透明观察板相配合的清理组件,无人船本体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固定支撑座通过阻力转动机构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两个旋转臂,旋转臂的一端和支撑板通过旋转器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设有夹持臂,旋转臂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柱,第一连接板的顶部设有活动限位板,活动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连接柱贯穿支撑板,连接柱的一端和导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拉伸弹簧,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活动限位板固定连接,活动限位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板相配合的弹性锁死机构,两个夹持臂之间设有推板,推板上设有与弹性锁死机构相配合的解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臂包括固定安装于旋转臂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闭合块,闭合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锁死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限位板上方的顶板,活动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顶板的底部和活动限位板的顶部通过第二拉伸弹簧连接,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死插板,锁死插板贯穿通孔,且锁死插板的底端插接于第一插孔内,人工驱动顶板上移,使得锁死插板的底端脱离第一插孔,解除活动限位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固定关系,第二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人工驱动活动限位板远离支撑板移动,第一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连接柱驱动导向柱移动,进而使得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动,改变旋转臂的倾斜角度,使得两个闭合块相远离移动,同时锁死插板移动至第二插孔的正上方,第二拉伸弹簧驱动顶板下移,进而使得锁死插板的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插孔内,即可使得活动限位板相对第一连接板固定,进而使得两个闭合块保持相远离的状态,当绳子经过两个闭合块之间,且解锁机构把锁死插板的底端从第二插孔内顶出,解除活动限位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锁死关系时,由于第一拉伸弹簧此时处于拉伸状态,进而第一拉伸弹簧驱动活动限位板朝向支撑板移动,连接柱驱动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动,改变旋转臂的倾斜角度,两个闭合块相靠近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闭合块相接触,从而完成绳子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未经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9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