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19014.3 | 申请日: | 2022-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夏祥生;赵高瞻;陶健全;万元元;黄志伟;赵祖德;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5 | 代理人: | 廖明亮 |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缺陷 自动检测 设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在屏蔽房内设置有工件承载台,工件承载台及其旋转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工件承载台及其旋转机构沿着轨道移动;X射线发生器设置在位置调节机构上,位置调节机构安装在屏蔽房内的顶部;检测方法步骤包括:X射线发生器A位于筒形铸件外侧,使X射线接收器A位于筒形铸件内腔,使X射线发生器A和X射线接收器A均位于检测起始点;控制电机转动直到X射线发生器A和X射线接收器A刚好转动一圈后暂定,后续每次移动标记距离后转动一圈;本发明能够对较大的回转式筒形铸件、异形板状件的缺陷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而且能够实现对复杂铸件的单壁透照,通用性好、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探伤)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端装备的快速发展,对其铝合金关重铸件的内部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铸造技术的缺陷和不可控因素,在铝合金铸件内部难免出现针孔、夹杂等各种内部缺陷,而且铝合金铸件需求量逐年呈爆发式增长,这对铸件内部质量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实现连续、自动、快速、准确、高效检测。
X射线检测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高信息量,成本低、直观可靠及适于保存周期长等优点,非常适合铝合金铸件的内部质量检测,但目前铝合金铸件X射线检测设备在功能性能、关键参数控制、自动化程度等不高,存在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有关X射线自动检测设备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例如:桂林市南方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钢质大型立式储罐X射线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数字探测器装置、X射线机装置、行走装置和升降装置,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和行走机构;烟台华科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检测技术,整套检测系统主要由平板探测器,计算机及软件组成,当X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体到达平板探测器时,平板探测器将X射线不可见光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计算机软件处理成数字图像显示。
然而,前述储罐X射线自动化检测设备是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通用性差。而现有的X射线自动化检测设备,无法适用于生产车间对大批量的铸件缺陷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检测成本依然高昂,特别是对于较大的筒形件(直径大于2m、壁厚大于20mm、高度大于80cm)或异形板状件(壁厚大于20mm,表面积大于0.6㎡),对于较大的筒形件采用现有的人工贴胶片进行探伤至少需耗时一晚上(X射线探伤通常是在晚上进行,按8小时计,包含贴取胶片的时间在内每完成一次透照需10-20分钟)。更关键地是,目前在对板状样品进行检测时,须将板状样品放置在特定的工装夹具上,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能够用于生产车间对大批量的铸件缺陷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并降低检测成本。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件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设置在屏蔽房内的X射线发生器和X射线接收器,X射线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并通过显示终端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
在屏蔽房内设置有可旋转的工件承载台,工件承载台及其旋转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工件承载台及其旋转机构沿着轨道移动,轨道自屏蔽房内向外延伸至自动装卸料系统附近;X射线发生器设置在位置调节机构上,位置调节机构安装在屏蔽房内的顶部;
旋转机构、驱动机构、自动上料系统、位置调节机构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存储模块上存储有能够在处理模块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模块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功能/步骤:
控制工件承载台及其旋转机构沿着轨道移动至预设位置;
控制工件承载台按照预设角度旋转;
控制自动装卸料系统将工件转移到工件承载台上,控制自动装卸料系统将工件从工件承载台上移走;
控制X射线发生器移动到目标探测位置并按照预设速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9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柔性屏支撑件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笼式预制砼板养护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