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园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0104.6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4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祥;王博;郑钦峰;熊明彪;黄成毅;徐小逊;程章;杨占彪;李远伟;潘恒宇;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园 污染 土壤 修复 治理 方法 | ||
1.一种茶园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采用微生物修复剂施入茶园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其中,所述微生物修复剂由耐重金属放线菌NJ07-19、富集重金属放线菌CS-16和纳米四氧化三铁按重量比3:1:2组成;其中,所述耐重金属放线菌NJ07-19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5737;所述富集重金属放线菌CS-16的保藏号为CGMCC No.215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修复剂中耐重金属放线菌NJ07-19的菌液浓度为6.0×107个/mL,富集重金属放线菌CS-16的菌液浓度为3.5×107个/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纯度为99.5%以上,平均粒径≤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将两种放线菌分别进行菌种培养,待达到所需菌液浓度后将两种菌液混合,然后向其中加入纳米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均匀后作为微生物修复剂施入茶园土壤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园土壤中施入的微生物修复剂的用量占土壤总重量的2~3%。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园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包括Cu(Ⅱ)、Zn(Ⅱ)、Ni(Ⅱ)、Cd(Ⅱ)、Fe(Ⅲ)、Mn(Ⅱ)、Pb(Ⅱ)、Cr(Ⅲ)、Cr(VI)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01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